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西扣肉:宴席灵魂的地域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1: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西扣肉:宴席灵魂的地域传奇

在广西,扣肉是宴席上当之无愧的“压轴戏”。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宾朋满座,这道菜总是承载着满满的诚意和敬意。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凝结着广西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1

扣肉的前世今生

扣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广东。相传,当年中原汉人南迁至广东地区后,生活贫寒,平时很少荤食,又要经常从事强体力的劳动,为了增加营养,他们在捕获野猪后,便用葱花、蒜头、香菜、梅菜等和猪肉一起,制作了扣肉这道美味又耐饥的菜肴。这便是后来的梅菜扣肉。后来,这道菜还随着闯南洋的广东人传到了马来西亚,只不过梅菜扣肉演变成了芋头扣肉。据《中国粤菜故事》记载,马来西亚最悠久的华人第一大媒体《星洲日报》曾把中国的芋头扣肉誉为年夜饭的必备美食。现今,芋头扣肉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华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婚丧嫁娶外,过年或与亲朋好友聚餐也绝对少不了这道菜肴。

扣肉传入广西后,经过广西人民的改良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广西扣肉。其中,玉林扣肉最为著名,有“中国扣肉看广西,广西扣肉看玉林”的美誉。玉林扣肉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成为了广西美食的一张闪亮名片。

02

精湛的制作工艺

制作一道正宗的广西扣肉,需要经过严格的工序和精湛的技艺。以玉林大红扣肉为例,其制作过程堪称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首先,选材至关重要。必须选用上好的五花肉,即玉林人所说的“五层楼”。这种肉质肥瘦相间,层次分明,是制作扣肉的最佳选择。将五花肉切成大方块,放入锅中烹煮,去除血水和腥味。煮至可以用筷子轻松插入时捞出,用凉水浸泡,然后用专用铁叉在肉皮上扎孔。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必须确保孔洞细密均匀,才能使肉皮炸得松软。

接下来是烹炸环节。将处理好的五花肉用纯正花生油进行炸制。油温的控制是关键,这决定了扣肉最终的色泽和口感。玉林大红扣肉的标准色泽是“金中带红,赤里带金”,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厨师精准把握油温。

炸好的扣肉需要经过切件和腌制。腌制时要配上白糖、柠檬、甜酸酱、酸梅酱和番茄酱等十多种配料,腌制时间至少要三个小时以上。最后,将腌制好的扣肉与酸菜或荞子一起蒸煮。为了使配料的味道充分渗透,蒸熟后还需要静置一个晚上,让肉质更加入味。

03

各地特色,异彩纷呈

广西各地的扣肉都有其独特风味,展现了广西美食文化的多样性。

  • 荔浦芋头扣肉:选用当地特产荔浦芋头,与五花肉相得益彰,香糯可口,是广西扣肉中最广为人知的品种。

  • 糟辣扣肉:将糟辣酱与五花肉完美结合,酸辣糯香,层次丰富,是广西人喜爱的另一种扣肉风味。

  • 迁江扣肉:来宾市迁江镇的特色扣肉,以独特的酱料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著称,是当地节日餐桌上的必备硬菜。

04

扣肉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广西,扣肉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象征着富足和美好,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在广西农村,打翻扣肉甚至会被视为重大失误,足以引发“全村嘲讽”。这种夸张的说法,恰恰体现了扣肉在广西人心中的分量。

广西扣肉,这道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广西宴席上不可或缺的灵魂。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凝结着广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作为宴席上的压轴菜,还是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扣肉都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广西美食文化的精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