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达双11价格战:快递江湖的激进与反思
韵达双11价格战:快递江湖的激进与反思
2024年双11前夕,韵达快递宣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决定:将单票收入下调14.71%。这一激进的价格战策略,不仅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也折射出快递行业当前面临的深层次困境。
韵达的激进选择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韵达快递单票收入降至2.03元,同比下降14.71%,降幅在主要快递公司中居首。这一策略虽然带来了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但却导致了“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2023年,韵达营收同比下降2.6%,成为行业洗牌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价格战背后的逻辑
这轮价格战并非偶然。从2018年至今,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几乎从未停息。究其原因,主要是加盟制模式下的同质化竞争。在加盟制模式中,价格战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此外,电商行业增速放缓也加剧了价格战的激烈程度。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745亿件,同比增长13.8%,但增速较2023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在增量有限的情况下,各快递企业只能通过降价来争夺存量市场。
不同企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价格战,不同企业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韵达和申通选择了激进的降价策略。2024年1-2月,申通业务量增速高达40%,但单票收入降幅也达到12.6%。相比之下,中通和圆通则选择了更为稳健的策略。中通董事长赖梅松表示,2024年公司将更加注重服务品质的提升,在确保盈利的基础上确保份额的稳定性。圆通则在2023年年初就超越韵达成为行业第二,其单票收入降幅一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监管部门的干预
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监管部门开始介入。2023年8月,国家邮政局要求行业反内卷,对义乌等快递大区实施最低限价政策。2024年3月起实施的新规要求快递必须送货上门,否则将受到处罚。这些政策的出台,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视。
未来展望:从价格竞争到服务竞争
长期来看,单纯依靠价格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快递新规的实施和消费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快递行业正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企业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例如,中通在2024年三季报中表示,将在维持高品质服务的同时重夺市场份额。韵达也开始重视末端网点的管理和服务质量,试图扭转此前因过度降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韵达在2024年双11期间的价格战策略,是快递行业激烈竞争的一个缩影。这场价格战不仅考验着企业的经营智慧,也促使行业重新思考发展模式。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快递行业正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这将为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