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洛阳古都探秘:千年帝都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02: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洛阳古都探秘:千年帝都的前世今生

洛阳,这座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见证了13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从夏都二里头到隋唐洛阳城,每一处遗址都记录着昔日的辉煌。漫步在龙门石窟,感受佛教艺术的瑰宝;探访白马寺,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洛阳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无论是牡丹盛开的春天,还是古韵悠长的石刻艺术,洛阳总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快来跟随我们的脚步,探寻这座千年帝都的前世今生吧!

01

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历史沿革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距今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今偃师二里头)为都。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商汤之后的数代帝王均以此为都,前后累计200余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自此,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前后历经500余年之久。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汉王元年(前206年),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汉置,治王城)、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宜阳,设新室东都和中市。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黄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洛共计330余年。
隋开皇元年(581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废行台,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十四年,于金墉城别置总监。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同年,改洛州(东魏改司州置)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辖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县。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洛阳属河南道。显庆二年(657年)置东都。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东都为神都,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以更大的规模开凿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便是盛唐雕刻艺术的辉煌代表。武则天还令薛怀义为白马寺住持,大规模整修白马寺。唐代,中国佛教臻于鼎盛,佛教史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流传最久的教派禅宗在洛阳形成。唐玄宗长期居洛,曾敕令大修中岳庙,并赐风穴寺(在今汝州)内佛塔名七祖塔。
唐天祐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的王朝,史称五代。其中,后梁、后唐、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以上计夏、商、西周、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以洛为都,洛阳成为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此外,新莽末年更始帝、隋末王世充、唐中叶安禄山都曾在洛阳立国。
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朝廷设国子监于洛阳,名臣遗老和文人学士多会于此,赵普、吕蒙正、富弼、文彦博、欧阳修都曾居住洛阳。理学家程氏兄弟、邵雍等,在洛阳著书讲学。司马光在洛阳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时因洛阳旧城毁弃,便在隋唐城东北角另筑新城,周围不足9里,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仅是隋唐洛阳城的一小部分而已。
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民国9年(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民国12年(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适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21年(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适洛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民国28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

02

龙门石窟:佛教艺术的瑰宝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伊河两岸,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辉煌成就。

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断续营造达500余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是龙门石窟开凿的两个高峰期。

主要景点推荐

  • 奉先寺: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辉煌的一组摩崖群雕,气势瑰丽而磅礴,充分显现着皇家石刻的恢宏气派。最为知名的卢舍那大佛位于其中。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大佛面容慈祥,目光深邃,仿佛在俯瞰着世间万物。

  • 宾阳三洞:北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皇家洞窟,是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祈福所营造。中洞的“华盖”窟顶、三世佛造像、布满岩壁的彩绘浮雕堪称宏观巨构。北洞还有网红“剪刀手”佛像,人称“史上最萌佛像”,可爱的造型迅速成为景区“网红”,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神颜并合影留念。

  • 莲花洞:开凿于北魏晚期,莲花洞的窟顶藻井,有一朵举世无双的精美的高浮雕巨型莲花,呈三层由里向外蓬勃怒放,莲花洞四周有飞天造像,造型极致精美,为世人称赞。

  • 万佛洞:龙门石窟中尤为重要的唐代皇家石窟,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刻满了15000余尊小佛像,使整个洞窟呈现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景象。

  • 古阳洞:“龙门石窟第一窟”,是龙门石窟开窟最早、时间延续最长且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洞内有各式的造像龛多达1000余个,秀骨清像的佛像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游览建议

  • 最佳游览时间: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

  • 游览路线: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西山石窟汇聚了90%的石窟造像,是景区精华所在;东山石窟环境清幽,以唐代佛龛为主;香山寺是武则天时期的佛教寺院,白园则是白居易的安息之地。

  • 门票信息:90元/人,包含景区内所有景点。建议提前在线购票,节省排队时间。

  • 交通方式:从洛阳市区乘坐53路、60路、69路、71路、81路公交车可达。

03

白马寺: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郊,是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马寺的建筑布局严谨,以山门为中心,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主要建筑。寺内珍藏有2颗释迦牟尼佛舍利、中华古佛、元代十八罗汉夹纻像等珍贵文物。

白马寺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国际佛教交流的重要场所。寺内建有泰国佛殿苑、印度佛殿苑、缅甸佛塔苑等国际佛殿,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04

关林:关公文化的圣地

关林位于洛阳市南郊,是埋葬三国名将关羽首级的地方,也是中国唯一的“林、庙”合祀关公的古代经典建筑群。关林占地100余亩,建筑布局严谨,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层次分明。

关林不仅是祭祀关公的场所,也是关公文化的发源地。“关公信俗”作为关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的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暨关林朝圣大典,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关公信众和游客。

05

牡丹文化节:洛阳的春天盛宴

洛阳牡丹甲天下,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洛阳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文化节,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观赏。节日期间,洛阳各大牡丹园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牡丹花展、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

主要赏花地点包括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其中,王城公园是洛阳市区最大的牡丹观赏园,拥有300多个品种、10万余株牡丹;中国国花园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营造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景;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则以隋唐文化为背景,展现出独特的园林风貌。

06

实用信息

  • 交通:洛阳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洛阳北郊机场可直达多个国内城市;洛阳火车站和洛阳龙门站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市内公交线路覆盖主要景点。

  • 住宿:洛阳市区及景区周边拥有各类酒店、民宿,从奢华酒店到经济连锁,满足不同需求。

  • 美食:洛阳水席、胡辣汤、灌汤包等地方特色美食,让你在味蕾上感受洛阳的魅力。

  • 最佳旅游季节:春秋季节气候宜人,是游览洛阳的最佳时节。夏季较热但可选择避暑胜地;冬季寒冷,游客较少,适合静心游览。

洛阳,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无论是探寻历史遗迹,还是欣赏自然风光,洛阳都能给你带来难忘的体验。让我们一起走进洛阳,感受这座千年帝都的风采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