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潮来袭!赏古代吃货们的春节家宴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50: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潮来袭!赏古代吃货们的春节家宴

除夕将至,最让人期待的就是美味的年夜饭啦!年夜饭作为这个传统节日的重头戏,不仅寓意着团圆美满,更承载着浓浓的年味和亲情。那么,古人也吃年夜饭吗?年夜饭上吃什么呢?

古人也吃年夜饭?

早在魏晋南北朝末年,南朝人宗懔在他的《荆楚岁时记》中写道:“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据考证,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把“饭”作为具体的仪式,和过年结合起来。可见,最晚到南朝末年,过年吃年夜饭就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习俗。


故宫博物院藏,南宋《马和之豳风图卷》(局部)

画里的古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大餐,欣赏着精彩的表演。这与今天人们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的场景何其相似。其实,除了这幅,古代还有很多描绘宴饮的著名绘画。让我们透过古画,穿越时空,看看古人的年夜饭上都有哪些美食吧!

年夜饭上吃什么?

无肉不欢盼新年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李士达岁朝村庆图轴》(局部)

这幅《李士达岁朝村庆图轴》描绘了明代村中人家过年时的情景。长者访友宴饮,儿童燃放鞭炮,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什锦年货已经摆上案头,香喷喷的米饭已经盛好,后院的小朋友正在捕鸡,准备年夜饭啦!


嘉峪关魏晋汉墓群“烫鸡图”壁画砖

图源:甘肃省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古人养鸡历史由来已久,河南省殷墟遗址曾出土过家鸡的头骨,证明了至少在大约330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家鸡了。在甘肃嘉峪关市东北戈壁滩古墓中出土的600多幅壁画中,就有一幅描写魏晋时期古人杀鸡烫毛的烹饪图景。古代吃货吃鸡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蒸鸡、腊鸡、烟熏鸡都在很久以前就出现在古人的饭桌上。

除鸡肉外,古代吃货们对其他各类肉食也是十分喜爱。瞧!宴饮图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从这幅唐代的绘画中,小朋友们能发现多少熟悉的吃食呢?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长安区南里王村唐墓壁画《宴饮图》

在陕西西安李村发掘出的312座墓葬中,陪葬有带骨动物肉制品的共有67座。经统计,最多的是绵羊有38只,其次是狗23只、猪22头、黄牛20头、山羊10只、鸡9只、蚌4个,还有鱼、马、麝鼹、鼢鼠各1。可见,在备受古代吃货喜爱的美味肉类中,羊肉必须要拥有姓名!

屠苏美酒祈康健

有肉自然就少不了美酒。瞧!古人宴饮都少不了举杯共饮、觥筹交错的场景。中国古代过年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阖家一起喝屠苏酒。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以各种草药入酒浸制而成。这种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的功效。唐宋时期,人们常在过年时饮此酒。“合家饮之,不病瘟疫”,象征着祈福禳灾,希望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更岁交子话团圆

有酒有肉,吃货的年夜饭桌上怎么能少得了主食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岁朝欢庆图》(局部)


这幅《岁朝欢庆图》将新春阖家团圆的气氛描写得淋漓尽致。小孩们在院子里玩着各式各样的游戏,吹著笙、打着鼓;长辈们坐在前厅聊着天,笑看满堂儿孙嬉戏;后院里来来往往的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盛宴。仔细看!后院一角,仕女们已经准备好了年夜饭的吃食,你能发现是什么吗?

没错!正是一个个白胖胖、圆滚滚的饺子。

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在唐代就已出现,到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酌中志》记载,明代宫廷“……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这说明古人还喜欢往饺子里随机包进硬币,谁在吃饺子时,幸运地吃到了硬币,就意味着他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平安顺遂,大吉大利。

酒足饭饱,再来点水果就更完美了!其实,早在唐代,人们就已经能吃到我们现在所食用的大部分水果了。仅在唐诗中就出现了30多种水果,如梨、樱桃、柿、橙、枇杷、甜瓜、荔枝、葡萄、石榴等。但是,由于过年时节较为寒冷的天气,古代年夜饭中鲜少能看到水果的身影,这可能也是古代吃货们的一大憾事吧!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托果盘仕女图》

这些春节美食能走上年夜饭的餐桌,成为“春节必吃单品”,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期许。

看了那么多美食,小朋友们有没有更加期待今年的年夜大餐呢?欢迎大家和骨碌一起分享自己家里独一无二的春节美食,并在评论区说一说美味佳肴背后的故事和寓意吧!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