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等着我》助力团圆,失散38年家庭终重聚
央视《等着我》助力团圆,失散38年家庭终重聚
2024年12月12日,在四川绵阳,一场迟到38年的重逢终于上演。当曾文豪出现在父母面前时,卢凤霞夫妇紧紧相拥,失声痛哭。这一刻,他们等待了整整38年,一万三千多个日夜。
1986年冬天,年仅一岁的曾文豪在三台县公园玩耍时,竟在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那时起,卢凤霞夫妇踏上了漫漫寻亲路。他们把寻人启事张贴在街头巷尾,发布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上,还加入了多个寻亲志愿者团队。为了省钱,他们在路上吃泡面、啃面包,睡在车上。但一次次出发,又一次次失望而归。
转机出现在2024年。公安部打拐专项行动期间,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胡祥雨发现,山东人文清(化名)高度疑似曾文豪。经过DNA比对确认,文清与曾洪文、卢凤霞夫妇具有生物学父母子女亲缘关系。这个消息,终于让卢凤霞夫妇长达38年的寻亲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央视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中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开播以来,《等着我》已经帮助无数失散家庭重聚。节目通过访谈和纪实拍摄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寻亲故事,不仅为寻亲者提供了平台,更通过媒体的力量,唤起了全社会对寻亲和打拐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在当今社会,儿童拐卖问题依然严峻。据统计,虽然2021年全国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与2013年相比降幅达88.3%,但这一犯罪行为并未完全消失。人口流动性强、人际关系疏远的大城市,往往是拐卖儿童案件的多发地。孩子一经被拐,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转移到外省,地理上的跨度为公安机关办案增加了难度。
面对这一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比如给孩子办理身份证、使用定位设备、教会孩子识别危险等。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像《等着我》这样的公益节目,通过媒体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帮助更多家庭团圆。
《等着我》不仅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温度。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亲情的纽带永远无法割断。它也提醒我们,保护儿童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为构建一个“天下无拐”的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