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照明到信号:火车上的各类灯光系统及其功能
从照明到信号:火车上的各类灯光系统及其功能
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各种灯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火车上的各种“灯”吧!
火车头的“灯”有哪些?
如上图所示,远光灯、近光灯、标志灯是不是很像火车的“眼睛”?火车运行时,机车乘务员会根据实际的路况及天气状况,灵活打开相应的车灯,确保前方线路瞭望条件良好,保障列车平稳运行。
远光灯
远光灯,俗称头灯,形似探照灯,位于机车前后顶端。夜间或遇有大雨、浓雾等能见度较低的天气时,提供照明,方便司机瞭望。
近光灯
近光灯,亦被称为白灯,其主要作用是为机车前方提供照明,帮助司机清晰眺望线路状况、精准观察前方路况。同时,它还能对周边的行人与车辆起到有效提醒作用。
标志灯
标志灯,常被称作红灯,它被安置于机车前后端面的两侧位置,用于显示机车的前进方向、运行状态等。
Q1:为什么白天也要开灯?
- 当火车途经平原或无隧道的线路时,列车近光灯常亮,不开启远光灯。(白天列车不开启远光灯也是为了节能降耗。)
- 火车行驶途中,有时还会遇多个隧道相连的路况。隧道内部往往处于无照明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列车进出隧道的瞬间,光线环境会发生急剧变化,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此时,司机开启远光灯,可以有效缓冲视觉冲击,保障行车安全。
Q2:夜间行车开什么灯?
- 旅客列车夜间行车需要远光灯+近光灯常亮。
- 列车在车站停车,旅客上下车时,如遇其他车道有行驶的列车、需要会车时,会减弱或关闭车灯,以便行驶的其他列车更好通行。
(戳戳图片,切换夜间模式)
- 当列车需要长时间停车,会关闭远光灯和近光灯,亮起红色标志灯,提示此处有列车停留。
列车车厢里的“灯”有哪些?
(以CR400AF-S型复兴号动车组为例)
大家乘坐复兴号动车组时,有没有对车厢内的灯产生过好奇呢?这些灯不仅能实时显示列车运行状态,还能为车厢带来恰到好处的光亮,给人一种明亮、宽敞且舒适的感觉。
车内照明灯
车厢内部巧妙布置着白色长条状与圆环型的柔光灯,其具备多样化的照明控制模式,能够精准地依据旅客的个性化需求,营造出丰富多变的光线环境。走廊顶部的灯光,其亮度的强弱、光线色调的冷暖,皆可调节,为旅客打造舒适、宜人的车厢内部空间体验。
座位指示灯
座位指示灯一共有红绿黄三种颜色。红色,代表该席位当前站有旅客。绿色,代表该席位当前站没有旅客,下一站也没有旅客。黄色,代表该席位当前站没有旅客,但下一站会有。
信息显示灯
每节车厢连接处上方有一块信息显示屏,显示车次、车厢号、内外温度、时间、卫生间使用情况等信息。
Q:座位信息如何传到灯上?
旅客信息系统、座显控制器及铁路客票系统实现了高效的互联互通,它们能够实时动态捕捉列车沿途各个站点的客票数据信息,并将客票发售情况,通过列车席位上的状态指示灯进行呈现。
铁路也有“交通灯”吗?
或许不少人并不知晓,铁路上同样有 “红绿灯”,只不过它们被称作 “信号机”。这些信号机犹如忠实的向导,为火车指引前行的道路,有着不容小觑的防护意义。尽管铁路信号机在外观上看似相差无几,但各自承担的功能却有着显著差异。
进站信号机
进站信号机矗立在车站的入口之处,承担着防护车站的重要使命。当列车驶近车站之际,司机会凭借信号显示,判断出列车是可以径直通过车站,或是应当驶入正线并停车,还是要进入到发线完成停车操作,从而有条不紊地操控列车。
出站信号机
出站信号机就像为列车指明出站方向的“领航员”,被设置在车站的正线及到发线上,让列车能够依据其发出的信号提示,顺利开启下一段行程。
通过信号机
通过信号机一般被安置在两个车站之间,就像一把无形的尺子,将相邻的两个车站划分成若干个区间。列车在区间行驶时,司机需要时刻关注通过信号机的信号灯,依据其显示的信号准确判断列车是该正常行驶、减速慢行还是停车等待,保障列车在区间内安全运行。
Q1:信号机为什么有高有矮?
- 根据不同的显示距离,信号机设有高柱信号机和矮柱信号机。高柱信号机在检修时需要信号工爬上五米的梯子,而矮柱信号机不及人高,检修起来较为方便。
- 高柱信号机具有显示距离远,观察位置明确等优点,因此色灯信号机尽量选用高柱信号机,便于司机远距离瞭望。
Q2:为什么信号灯五颜六色?
- 绿黄灯、双黄灯、黄闪黄......根据灯位排列、颜色组合,即使是同一架信号机也能表达出不同的意义。总的来说:红色表示停车,黄色表示注意或减低速度,绿色表示正常运行。
- 信号灯的颜色是由透镜颜色决定的,信号机内的灯泡,仅仅具有发光的作用。为使其发出的信号清晰、醒目,铁路信号工们会精心调整光源位置,为司机准确判断行车指令提供可靠保障。
小小的灯
大大的梦
它们
照亮旅客回家的路
守护旅途温暖明亮
它们
都在为列车安全正点
保驾护航!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