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名学子在这里启航:解码上海中学国际部的教育之道
3100名学子在这里启航:解码上海中学国际部的教育之道
上海中学成立于1865年,校园占地规模340亩(223617平方米),是中外历史上最知名的的学校之一。1993年6月1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上海中学国际部(简称上中国际/SHSID),现有来自43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约3100名学生。1995年,上中国际加入IB国际文凭组织。上中国际同时也是由College Board授权的AP、SAT和PSAT的考试中心和由ETS授权的托福考试中心。2014年上中国际成为国际AS & A-Level学校,2018年通过美国AdvancED(COGNIATM)认证。
顶流升学实力,世界名校青睐有加
作为上海高中知名的四大名校之一,上海中学拥有154年历史的本部名声响彻全国,国际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异的办学成果。
上中国际部高中段秉持“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行初中直升高中的全纳教育。学校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在坚持国际标准的基础上,以高度的课程选择性为基础,努力营造开放活泼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提供各种学术类以及非学术类的课外活动资源和发展平台,助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与终身发展。
顶尖名校录取
近年来,上中国际部在美国方向最顶级名校申请结果基本是“一人一校”,这基于学校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的良好布局,体现了学校追求有效录取,而非盲目追求无效录取数量的态度。本校英国方向每年“牛剑”录取总数均大致为5-6份,而2023届“牛剑”录取总数达13份,创历史新高,其中含录取难度极高的牛津的哲学、政治和经济(PPE)专业,剑桥计算机专业和三一学院的工程专业。同时,“牛剑”录取与美国“藤校与前十”录取的重合人数很少。2022届和2023届获得最顶级名校录取的不同学生人数分别达到18人和19人。
部分英美最顶级名校对学校学生有着不间断录取的记录。比如,耶鲁大学连续6年、布朗大学连续9年、剑桥大学连续8年给上中国际部毕业生发来录取通知。
多年发来录取的最顶级名校还包括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比如,芝加哥大学在过去的7年录取了上中国际部13名学生,杜克大学在过去的4年录取了7名学生,康奈尔大学在过去的10年录取了上中国际部11名学生。
优质高校青睐有加
美国方向的录取中,一批优质高校一直对上中国际部毕业生青睐有加。比如,纽约大学在过去的5年中录取了约90名学生(2023年录取15人),其中包括录取率较低的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这两所公立高校过去5年共录取上中国际部60多名学生(2023年录取10人)。连续多年发来录取的高校包括莱斯、爱默里、卡内基梅隆、塔夫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南加大等。
英国方向的录取中,也有一批优质高校、特别是G5学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频频向上中国际部学生伸出橄榄枝。比如,2023年度录取G5学校的学生目前已经达到了54人次。
自主选择升学道路
学校一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自主选择未来的大学求学之路。不少学生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名校或者综合性院校的申请,而是着力追求最适合自己的大学或专业。例如,今年已有2位同学获得了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录取;3位同学获得了香港大学商学院的国际商业和全球管理(IBGM)专业录取,这5份录取异常珍贵。今年也有同学即将前往顶级的艺术类院校深造,比如英国的伦敦艺术大学,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等。
其他国家/地区录取
每年上中国际部毕业生大约有100名选择到中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和澳洲等国家或地区的顶尖大学就读。
着眼于未来,构建一流名校
国际部创建伊始,就提出以“博采人类先进教育之精华,吸取世界各国文化之精髓,传授当代科学技术之成就,培养二十一世纪之英才”为办学宗旨,力求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时代潮流,具备竞争实力和高度责任感的高层次国际型人才,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学校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增强学生国际意识,理解多元文化,发展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技能,提高学生应用多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注重学生数学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为教学理念。致力于从“中国一流、国际知名”走向“中国领先、国际一流” 构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中国基础教育领先名校。
雄厚师资力量,保障教学质量
上中国际部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在500多名教职员工中,有130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外籍教师。教师群体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教育经验,超过60%的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老师们通过一线教学和各类国内外的培训进修保持其所处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提升。目前学校共有百余位有资质的IB/AP教师,其中多名教师兼任IB/AP考官。
个性化教学,实现终身发展
上海中学国际部为1-12年级开设了美国课程,提供语言、文理科、艺术和体育等近八百门必修和选修课,并设置了标准水平、荣誉水平等多种水平,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着眼于“为未来而教学”,学校不断丰富新型课程及课外活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和初中阶段,立足于“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者与负责任的世界公民”的核心目标,形成了“学习者培养课程”和“品德与品格培养课程”两大课程系统,初小阶段的“学习者培养课程”包含:核心学术课程、兴趣发展与素养类课程、创新体验与实验课程;“品德与品格培养课程”着重于在学生个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全球领域三个维度,通过多种专门课程和各类主题活动,引导、培养并促使学生成为一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合格世界公民。
进入高中后,在学术课程方面,学校增设国际文凭课程(IB Diploma program)、进阶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和A-level课程,每位学生的课表均不相同,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
在教育活动课程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全球公民日、学院项目、毕业设计、野营、集会等形式,结合丰富多彩的社团、比赛、才艺展示,从品性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新、艺术与健康这四个维度培养学生。教育活动课程与学术课程相辅相成,助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和终身发展。
在学科与跨学科的学术课程方面,借鉴国际文凭全科课程和美国高中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分成9-10学段系统和11-12学段系统,两个系统相互独立,其组合正好合并为一个“人”的造型,较好地突出了上中国际部的课程和教育所一直秉承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中段的创新与实践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做中学”的机会。通过项目或成果,学生在聚焦了志趣的同时也接受了相关研究流程的训练,为大学学习进行了铺垫。创新与实践课程涉及了科学、技术、工程、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跨学科的大型项目课程(project)是每一位11-12年级学生的“必选动作”,它们旨在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书面表达、公众演讲、学术研究、团队合作等能力进一步搭建平台。
高中段教育活动课程(以树形模型为代表)与学术课程(以人形模型为代表)双轮驱动,助力于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和终身发展。
尚美健体,博雅助成
秉持着筑牢人文素养根基、强化艺体全面发展的理念,上中国际部各学科持续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不断推动创新发展。
在英文和中文写作方面,同学们积极投稿至顶尖的作文大赛中,用独特的见解和扎实的写作功底获得海内外评委的青睐。
国际部开设多项学生艺术活动:展演季、戏剧节、艺术节、十大歌手比赛、校内器乐大赛等,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营造高雅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2023艺术展演季为学生创设了高层次、准专业的展示平台,共十一场专场演出。一年一度的戏剧节也尤为引人注目,参演剧目包含现实题材、传统故事、创新舞台剧等,分别设古典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原创剧与改编经典剧五个板块。学生通过戏剧表演的平台提高了语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领导力及自信心。
此外,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团队精神,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支持。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队友们的相互鼓励和培养下,体育校队在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激光射击等赛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得益于国际部在人文和社会学科以及音体美方面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加大投入,学生们不仅在这些学科领域里取得了优异的竞赛成绩,也在各种社会实践项目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领导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获得了世界各国名校的青睐。
砥志研思,功以才成
上中国际部高中数学与科学教育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注重实践融合、协同设计和创新。
高中部学生在深入学习学科知识基础上,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技能。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走进了学校的实验室或者科研院所,以小研究者的身份研读文献、完成实验并撰写论文,以“耐心、专心、恒心”坚持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
为了丰富学生学术活动,助力学生志趣探索,更好地搭建学校的学科探索平台,上中国际部成立了高中校级“学术导师团”。老师们以此为契机,在课堂外发挥自己专业、兴趣和特长上的优势,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研究辅导,助力学生在学术海洋中锐意进取,一起探索学术研究的尖端。与此同时,“学术导师团”计划也将项目式的学习方法从课内带到了课外,导师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探索感兴趣的课题研究。学生学术活动资源配置变得更加人性化,每一位学生在聚焦志趣的同时,都得到更加全面、专业的辅导。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上海第一所拥有国际文凭的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秉承了本部的优秀教学质量,并在本土国际化教育中开拓了一条独特的道路,着眼于为未来而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发展,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子。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