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欣博士带你探秘秦始皇兵马俑
张尚欣博士带你探秘秦始皇兵马俑
西安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近日,广州艺术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尚欣博士,带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兵马俑背后的奥秘。
张尚欣博士:兵马俑研究的权威专家
张尚欣,理学博士,现任广州艺术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部主任。他曾任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从事秦陵出土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研究二十余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作为广州专门引进的文物保护专家,张博士对兵马俑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兵马俑的最新考古发现
今年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考古工作者在二号坑取得了重要进展。据秦俑二号坑考古项目负责人朱思红介绍,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车遗迹,初步清理出三匹陶马和三尊陶俑。此外,还发现了一尊罕见的高级军吏俑(将军俑),这是二号坑自1994年正式发掘以来出土的第一件高级军吏俑。
张博士解读兵马俑的三大门道
门道一:身高之谜
关于古人的身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以秦兵马俑为参照,部分研究表示古人比现代人要高,但马俑却比现在的马匹要小很多。对此,张尚欣博士解释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营养的增加,我们现代人的身高是越来越高的。根据学者研究,秦代人的平均身高大约在一米六多,没有比现代人高。另外兵马俑一般脚底还有个底座,可能视觉上增加了陶俑的身高。”
关于陶马的体形问题,张博士表示:“当时秦代马匹主要来源于西边的蒙古马,蒙古马的体形较小,因此就会显得‘娇小’一些。”
门道二:残兵之谜
随着对秦兵马俑发掘工作的开展,这些由陶土制作而成的兵马俑有不少出现了“残缺”及“断肢”的情况。张博士从考古工作的专业角度解释道:“由于秦末时期,农民起义军攻打到关中以后,他们对陪葬坑进行了焚毁,导致土木结构的坑道垮塌,陶俑受到损坏。”因此造成了现在“残兵”的现状。
门道三:彩绘修复
如今我们看到大多数出土后的陶俑都是灰陶,但实际兵马俑是有着漂亮的彩色“皮肤”的。张博士介绍:“这些陶俑在出土时的皮肤、眼睛、嘴、鼻子都是粉白色的。彩绘工艺的主要作用是模拟当时真实的士兵形象。兵马俑的彩绘都是在生漆底层上,涂刷由矿物颜料和动物胶制作而成的彩绘。彩绘脱落主要是由于其长时间埋藏在地下,生漆底层老化卷曲和胶结材料流失,而导致彩绘脱落。”
为了尽可能还原兵马俑的原始状态,考古挖掘工作者和文物修复者一直在共同努力探索保护修复兵马俑的有效技术。张博士表示:“经过多年筛选,我们现在采用PU(聚氨酯乳液)和PEG(聚乙二醇)联合保护加固彩绘的技术。这种保护技术可以保证已有的彩绘残迹完全得以保存而不被破坏。”
兵马俑的魅力与价值
张博士认为,兵马俑的魅力在于为我们研究秦代历史及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就从一个小的科技价值来说,兵马俑身上一种被称为‘中国紫’的紫色颜料,证明了战国秦汉时期,中国人就可以用铅做崔化剂,使石英、铜、钡盐等物质在一千度的高温下合成这种自然界不存在的‘中国紫’。”张博士认为,兵马俑受欢迎的背后,不仅仅是因为兵马俑的气势恢宏,这些陶俑背后所体现的秦代人的奋斗精神则更让人们所敬佩。
临潼区其他景点推荐
除了兵马俑,临潼区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比如华清宫,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皇家园林,曾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避暑行宫。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风景优美,是俯瞰整个临潼区的好地方。此外,临潼博物馆也值得一看,这里收藏了大量秦代文物,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秦代历史。
参观建议
兵马俑全年开放,旺季从3月到11月底,建议避开游客高峰时段。门票价格为成人票540元新台币,儿童票免费。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游5路公交车或306、914、915路公交车前往,车程约1小时。也可以选择自驾或打车,从西安市区出发约40公里,用时约1小时。
结语
通过张尚欣博士的专业解读,我们不仅了解了兵马俑的最新考古发现,还深入探讨了兵马俑的身高、残兵和彩绘修复等门道。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兵马俑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敬佩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秦代文化的辉煌。如果你计划前往西安临潼参观兵马俑,不妨参考本文的建议,相信你会收获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