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亭花椒产量减半价翻倍,创新举措破解供需困局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7: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亭花椒产量减半价翻倍,创新举措破解供需困局

01

从“椒贱伤农”到“椒价翻倍”:山亭花椒的供需失衡

2024年,枣庄市山亭区的花椒产量因旱情减半,但价格却翻了一番。在水泉镇东柴胡村,农民许培旺自家8亩山岭薄地的600余株花椒,年产干花椒2000多斤,仅此一项收入就超5万元。这一变化,折射出山亭花椒产业近年来的波折与转型。

02

价格波动:供需失衡的经济逻辑

山亭区是全国十大花椒主产区之一,花椒种植面积超过14万亩,正常年份平均亩产干花椒可达240公斤以上。然而,花椒价格却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2020年,花椒价格跌至谷底,每斤仅5-6元;2023年回升至每斤13-14元;2024年,在产量减半的情况下,价格飙升至每斤27元。

这种价格波动背后,是供需失衡的经济逻辑。从全国范围来看,花椒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不到1200万亩增加到2024年的2500万亩,产量从28.9万吨增长到57.4万吨,而国内年消费量仅在42万吨左右。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价格自然承压。

此外,气候因素也不容忽视。2024年的旱情导致山亭花椒减产,却意外推高了价格。这种供需失衡的状况,让椒农们陷入了“丰产不增收”的困境。

03

“椒贱伤农”:价格波动下的农村经济困境

“椒贱伤农”是山亭花椒产业曾经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价格低迷时期,一些椒农甚至选择不采摘,任由花椒烂在树上。这种现象背后,是农民收入的不稳定和种植积极性的受挫。

花椒是山亭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据统计,花椒产业覆盖山亭区境内西集镇、水泉镇、徐庄镇、山城街道等多个镇街,涉及数万农户。价格的大幅波动,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计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04

政策扶持与农户应对:寻找破局之路

面对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山亭区政府和农户积极应对,探索破解之道。

2021年,山亭区开始推广花椒目标价格保险,设定目标价格为每斤18.6元。保险保障水平可达800元/亩,农户只需缴纳保费22.4元/亩。这一创新举措有效缓解了市场价格波动对农户的影响,让椒农们吃下了“定心丸”。

同时,山亭区还实施了特色农业新品种引进与示范项目,引进了12个花椒新品种,建立花椒种质资源圃。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花椒团队合作,选育出狮子头、无刺椒、早红2号等优质品种,提升了花椒的市场竞争力。

农户们也在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一些种植大户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通过精良的包装和营销策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农户们还积极探索花椒深加工,开发花椒油、花椒酱等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05

未来展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尽管山亭花椒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引进和培育更多优质花椒品种,提高单产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是大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支持和培育花椒深加工企业,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影响力。通过举办花椒节、展销会等活动,打造“山亭花椒”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完善市场体系,增强抗风险能力。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发展订单农业,减少市场波动对农户的影响。

五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生产效率。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山亭花椒产业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艰辛与希望。面对价格波动的挑战,山亭区通过政策扶持和农户努力,正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待解决的问题。未来,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实施,山亭花椒有望实现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