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绿电双子星”:年节煤143万吨,创世界最大装机纪录
安吉“绿电双子星”:年节煤143万吨,创世界最大装机纪录
在浙江安吉的群山之间,两颗璀璨的“绿电明珠”正熠熠生辉。它们就是被誉为“绿电双子星”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和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这两座电站不仅为华东电网提供了稳定的绿色能源,更成为了守护安吉竹海生态的坚实屏障。
两颗“绿电明珠”的诞生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始建于1990年,是当时世界上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位于海拔900多米的山岭间,上水库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竹海之巅,被誉为“江南天池”。经过8年的建设,1998年首台机组正式投产。截至2023年,电站已完成发电量548亿千瓦时,抽水电量684亿千瓦时,为华东电网的稳定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2年6月,与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两山相望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该电站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平均每年发电23.92亿千瓦时,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充电宝”。至此,“绿电双子星”诞生,安吉境内形成抽水蓄能电站产业集群,总装机规模达到39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位。
生态保护的绿色实践
两座电站在建设、管理、运营等环节始终践行生态理念。比如,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连接公路采用明线改隧洞方案,通过打通总长9.13公里的14个隧洞,组成16.34公里的上下水库连接道路,对原始山体植被和固有生态环境形成最大程度保护。同时,下水库2万平方米坝后坡面种植了72万棵两季杜鹃花。如今,水库随处可见白鹭飞舞、鱼群嬉戏的生动画面。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的电力,由下水库抽水到上水库蓄能,待电网高峰负荷时,放水回到下水库发电。在运行过程中,上水库、下水库的水位在其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之间此消彼长、循环使用,在抽发转换间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实现电力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绿电双子星”的建设不仅带来了绿色能源,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以紧邻两座电站的大溪村为例,曾经这个交通闭塞的贫困山村因此面貌一新。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后,为将大型设备运输进山,施工方在村头开凿出一条穿越山岭、通往杭州的隧道。如今的大溪村,已有200多家农家乐、民宿,被誉为“浙北农家乐第一村”。
不仅如此,电站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就业。据统计,两座电站建设期间,直接为当地提供了数千个就业岗位。电站建成后,又吸引了大量游客,进一步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绿色发展的新典范
“绿电双子星”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143.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43.81万吨,进一步优化了华东地区电源结构、改善华东电网运行条件,对构筑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智慧灵活、经济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助力浙江省能源电力保供以及风能、光伏等新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绿电双子星”仍将发挥潜能,为持续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在安吉这片绿色的土地上,两颗“绿电明珠”将继续闪耀,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绿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