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高新区举行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
仲恺高新区举行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
11月29日下午,仲恺高新区在陈江街道天益城小广场举行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此次活动由仲恺高新区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仲恺高新区疾控中心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区各园区(镇街)、区艾滋病专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陈江街道居民代表等300余人参与。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共同行动起来,承担防艾责任,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活动现场,来自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市皮肤病防治医院的专家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科普和义诊咨询。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社会各界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相关工作,让大众对艾滋病有了更全面且准确的认知。
艾滋病防治现状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严俊介绍,近年来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自2020年起,经输血途径感染艾滋病病例呈零报告
- 2022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3%
- 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 全国艾滋病治疗覆盖率、病毒抑制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 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基本遏制
消除歧视,保护健康权
尽管防治工作取得进展,但艾滋病感染者仍面临歧视和污名化问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主任莫易睿博士强调,保护每个人的健康权,解决艾滋病防治中的不平等问题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表示,每个人都应能获得所需的艾滋病预防、治疗和护理服务;每个人都应能不受歧视地获得卫生保健服务,无论其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背景、性别或居住地点如何。
日常防护知识
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异性或双性间的无保护性行为
- 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受污染的血液制品等
-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将病毒传给婴儿
需要强调的是,以下日常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 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
- 与艾滋病人共餐
- 蚊虫叮咬
- 使用公共厕所
- 与艾滋病人共用办公用品
仲恺高新区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区上下要齐心协力,加强宣传,消除歧视,共建知艾防艾良好氛围,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仲恺高新区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保驾护航,为实现“健康惠州”作出应有贡献。
此次活动通过现场宣讲、义诊咨询、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居民广泛宣传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助力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活动中,大家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佩戴红丝带,共同宣读《防艾倡议书》。仲恺高新区绢花艺术团带来的舞蹈和合唱表演,也吸引了众多居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