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药材萆薢:利湿通淋,祛风除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2: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材萆薢:利湿通淋,祛风除痹

**萆薢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利湿通淋、祛风除痹的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萆薢的药材名称、性味、功效、应用、配伍效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采收加工、炮制工艺、现代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等,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种中药材。

基本信息

  • 药材名称:萆薢
  • 拼音名称:Bi Xie
  • 别名:黄萆薢、土黄莲、黄姜
  • 科属:薯蓣科缠绕藤本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
  • 产地: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四川、贵州等区域

性味与归经

  • 性味:苦,平
  • 归经:归肝、胃、膀胱经

功效

  • 利湿通淋
  • 祛风除痹

应用

  1. 膏淋,白带:萆薢能利水湿而分清泌浊,为治疗下焦湿浊郁滞所致膏淋、小便混浊的要药,常与石菖蒲、益智仁、乌梅等同用;用于妇女白带属于湿胜者,可与茯苓、白朮、泽泻等配伍。

  2. 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萆薢能祛风湿而舒筋通络,故可用于风湿痹痛等证。如寒湿痹痛,可与附子、桂枝等药配伍;湿热痹痛,可与桑枝、秦艽、生苡仁等配伍。

配伍效用

  1. 萆薢配伍怀牛膝:萆薢祛风湿、止痹痛;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二者合用,扶正祛邪并施,用于治疗着痹之肢体重痛、腰膝酸软等症。

  2. 萆薢配伍石菖蒲:萆薢利湿而祛浊;石菖蒲芳香通窍而除湿浊。二者伍用,其利湿化浊之功更著,用于治疗湿浊不化之尿浊、尿频等症。

  3. 萆薢配伍威灵仙:萆薢祛风除湿;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二者合用,则祛风除湿之功效更强,用于治疗行痹、着痹之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者。

  4. 萆薢配伍益智仁:萆薢利湿祛浊、除痹止痛,功擅除湿,以分利为主;益智仁温脾止泻摄唾、补肾固精缩尿,长于温补,以固涩为主。二者合用,共奏温补脾肾、通利小便、分清别浊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式微、下焦虚寒之小便白浊、频数无度、淋漓不爽以及妇女带下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肾虚阴亏者忌服。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炮制工艺

除去杂质,洗净,切片,晒干,生用。

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山萆薢根茎主要含薯蓣皂甙、尚含纤细薯蓣甙、薯蓣皂素毒甙A、B,山萆薢皂甙、约诺皂甙、托克皂甙元-1-葡萄糖甙等皂甙。薯蓣皂素毒甙是山萆薢中的杀虫成分。纤细薯蓣根茎含纤细薯蓣甙和薯蓣皂甙。叉蕊薯蓣根茎含薯蓣皂甙元和少量雅姆皂甙元。

  2. 药理作用:山萆薢根茎中之薯蓣皂甙或薯蓣皂素毒甙有杀昆虫作用。薯蓣皂甙、克拉塞林甙尚有抗真菌作用。

临床应用

  1. 治疗肾炎:川萆薢500g,川黄柏500,肥知母500g,建泽泻500g,白茯苓500g,益智仁500g,粉丹皮500g。黄柏、益智盐水炒后,与其他各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24~36g,分2~3次饭前开水吞服。治疗14例,效果良好,无禁忌证。

  2. 治疗淋病性尿道炎:土茯苓、滑石各30g,萆薢20g,苍术、黄柏、车前子、瞿麦各15g,木通、萹蓄、栀子、大黄各10g,甘草3g。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3天为1疗程。治疗32例,痊愈18例,显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

  3. 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萆薢、苡仁、黄柏各12g,丹皮、赤茯苓、泽泻各10g,滑石(包煎)30g,通草5g。随证加减,水煎服。治疗26例,治愈20例,好转5例,尿常规检查好转但不明显者1例。平均疗程6.4天。

  4. 治疗乳糜尿:萆薢、薏苡仁、山药、扁豆、芡实、菖蒲各等份,研末,每次15g冲服。以血尿为主者加地榆粉5g。治疗43例,治愈40例,无效3例。治愈时间最短7天,最长30天。随访25例,3年内复发10例,再用原方仍能治愈。

  5. 治疗淋病合并睾丸炎:萆薢、蒲公英各20g,川楝子10g,黄芪30g,甘草、桂枝各6g,白术、泽泻、白芷各12g,茯苓、连翘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5剂为1疗程。治疗93例,治愈67例,好转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55%。

  6. 治疗足癣:川萆薢、蒲公英、地丁、薏仁、滑石、茵陈、生地各15g,野菊花30g,甘草6g。每日1剂,煎汤内服,复渣再煎外洗。治疗足癣并感染30余例,多以3~4剂显效,6~10剂临床治愈。

图片


图1:萆薢


图2:萆薢原植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