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教授揭秘:你的肚脐形状透露了啥?
程凯教授揭秘:你的肚脐形状透露了啥?
“肚脐眼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身体标记,更藏着我们身体健康的秘密。”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教授在一次养生节目中如是说。作为人体重要的穴位——神阙穴,肚脐的形状、颜色和状态,竟然能反映出我们的健康状况。
肚脐:五脏六腑的“晴雨表”
在中医理论中,肚脐不仅是简单的皮肤褶皱,更是人体重要的穴位——神阙穴。它位于人体正中线上,与五脏六腑的位置关系密切。《难经》中就记载了通过观察肚脐的形态和触诊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程凯教授指出,肚脐的形状、颜色和状态可以反映多种健康问题:
- 肚脐凸出:可能提示腹部高度肿胀,常见于肝硬化、慢性肾炎等疾病引起的腹水或卵巢囊肿。
- 肚脐偏离前正中线:左偏可能与气虚或阳虚相关,右偏可能与血虚或阴虚相关。
- 肚脐瘪成横条或竖条形:横条可能与便秘相关,竖条可能与腹泻相关。
- 脐廓过深或过浅:过深可能提示慢性虚性病证,过浅可能反映免疫力低下。
- 肚脐温度:发热可能表示内热,发凉可能表示内寒。
- 肚脐分泌物:不同性质的分泌物可能提示不同的健康问题。
“一线天”肚脐与代谢性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程凯教授发现一种特殊的肚脐形状——“一线天”肚脐,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这种肚脐呈现一字形,通常出现在老年人、缺乏锻炼的人或肥胖者身上。
为什么“一线天”肚脐与代谢疾病有关?从中医角度解释,这与带脉松弛有关。带脉是约束纵行诸脉的横向经脉,如果带脉松弛,会导致腹压调节失常,影响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从而引发代谢障碍相关疾病。
自我保健:从肚脐开始
了解了肚脐与健康的关系,我们如何通过肚脐进行自我保健呢?程凯教授推荐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按摩章门穴。
章门穴位于第十一肋游离端,是五脏功能的汇聚点。通过提捏章门穴,可以调节腹部张力,改善“一线天”肚脐,辅助调理代谢疾病。
具体操作方法:双手反手叉腰,拇指对应的位置就是章门穴。用提捏的方法刺激章门穴,左边一下右边一下,每次35分钟,每天58次。
新生儿肚脐护理要点
对于新生儿来说,肚脐的护理尤为重要。新生儿的脐带残端通常在出生后两周左右脱落,在此期间需要特别注意:
- 保持脐带断端干燥,暴露在空气中。
- 不要用外用酒精擦拭断端,除非医生建议。
- 清理断端周围的液体和粪便,使用湿棉签和干净的布。
- 给宝宝擦浴而不是盆浴,更容易保持断端干燥。
- 不要人为扯掉断端,让其自然脱落。
如果发现断端出血严重、渗出脓液、红肿或有恶臭味,应立即联系医生,这些可能是感染的迹象。
肚脐,这个伴随我们一生的特殊标记,不仅记录着我们与母亲最初的联系,更时刻反映着我们的健康状况。通过观察和适当的护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健康。正如程凯教授所说:“肚脐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学会观察和护理肚脐,是自我保健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