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新报告发布!解码舟山蓝色未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1: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新报告发布!解码舟山蓝色未来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东海研究院和中共舟山市委党校联合发布了《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该报告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高校及舟山相关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


发布会现场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东海研究院和中共舟山市委党校联合发布了《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该报告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高校及舟山相关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

据了解,本书全面梳理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历程,重点总结舟山海洋经济各领域的发展现状、特点、优势和主要挑战,并对新时期舟山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报告系统展示了舟山海洋经济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为海洋经济的区域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也为建设海洋强国展示了可供参考的行动路径。


舟山市委党校副校长胡海光介绍报告相关情况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全书以总报告为核心,从产业、创新、综合三大篇章出发,论述了舟山海洋经济的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以及在人才引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 具体措施和成效。

“总报告”

该部分以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相关政策为出发点,系统分析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及挑战,围绕舟山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战略定位,重点阐释了舟山全域海洋经济战略布局及发展规划,着眼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舟山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产业篇”

该部分围绕舟山海洋经济的重点领域,对绿色石化和新材料、船舶与海工装备、港口航运、“一条鱼”全产业链、国际海事服务和海洋文旅等六个海洋产业分别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各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创新篇”

该部分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海洋科技发展与创新、数字海洋产业、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等展示舟山海洋经济的创新动力,研究不同创新领域发展的重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思路和举措。

“综合篇”

该部分深入讨论舟山特色项目党建、“航行的支部”、党建联建等实践案例,归纳提炼党建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同时围绕口岸开放与对外贸易、自贸人才评价机制和“四链融合”三个主题进行探讨,以期从更全面的视角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支撑。


姚峰/摄

报告聚焦舟山“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战略目标,从六个方面对舟山未来发展进行系统布局:

第一,构筑双循环海上开放门户,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国家战略政策叠加优势,打造对接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参与全球资源配置、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海上枢纽节点。

第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海洋战略重地,以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实施海洋经济翻番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石化新材料为重点的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建设八大高能级海洋产业发展平台,培育一批百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第三,建设山海共美的海上花园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定海、新城、普陀三个主城区组团发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建设紧凑型城市。统筹全域海岛建设,打造一批海洋产业与海岛城镇协同发展的特色功能岛屿,形成主城区、县城、海岛镇联动发展的多层次城镇体系。

第四,创建共同富裕的海岛样板,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围绕生育、教育、住房、健康、社会保障、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等重大民生问题集中发力,构建覆盖面更广、保障力度更大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海岛样板。

第五,培育独树一帜的海洋文化承载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勇立潮头、海纳百川、同舟共济、求真务实”的新时代舟山精神内涵。深度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诗画浙江·海上花园”海岛文旅休闲胜地。

第六,推进绿色低碳的海洋生态示范区建设,全域高水平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碳达峰及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媒体提问环节


问题一:本书的《舟山国际海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报告》聚焦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际海事服务业发展,请问目前舟山发展国际海事服务业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您觉得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舟山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教授胡佳作答

自2017年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舟山坚持对标新加坡,聚焦“船舶、船东、船员”需求,通过整合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资源,加快打造国际海事服务新高地。2023年,实现海事服务总产值510.9亿元、增加值113.9亿元,占全市GDP的5.42%(占全市服务业GDP的12.5%),创税22.9亿元。其中保税油加注量跃居全球第四,稳居全国第一,外轮供应、外轮维修、船舶交易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以保税油加注带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基本形成了以船舶代理、外轮供应、外轮维修等基础服务为主,船舶交易、检验检测等中高端服务为配套的海事服务产业链。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舟山既是国际习惯性航路和东北亚多条近远洋航线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南北沿海航线和长江黄金水道的T字形交汇枢纽,是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重要通道。中国通往世界的七条主要航线有六条经过舟山,每年经过舟山附近海域的外轮超过10万艘次,与新加坡相当,具有牵引南北、承启内外的独特优势。

二、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制度创新

这些年我们聚焦深化集成改革和差异化探索,海事服务领域形成74项制度创新成果,49项为全国首创,11项向全国复制推广。制度创新的首创率和复制推广率均走在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前列,我们一直努力践行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的重要使命。

三、相关部门凝聚共识、敢于担当、通力协作、攻坚克难形成强大合力,全力推动海事服务发展扩面增量、提档升级

其中,保税油经营专业性强,受国家管控较严,又涉及多个行政部门,统筹协调难度较大。但舟山善于守正创新、敢于啃硬骨头,率先全国制定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从港外锚地供油、一船多供到一库多供、跨关区跨港区直供等,奋力突破传统规制,健全业务流程,缩短供油时间,大幅降低供油成本,既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提高了船东等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又提升了保税油加注的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问题二:在本书的综合篇中,特别介绍了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党建引领作用,请问绿色石化基地项目的党建工作对未来舟山的发展带来什么启示?


舟山市委党校政治教研室教师张芳胜作答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建设实践充分证明,项目党建是把关定向引领发展的“指路明灯”,也是激发动能提升效能铸就“鱼山速度”的核心“引擎”。通过项目党建激活产业发展的舟山实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要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把握正确发展方向

重大项目涉及单位多、参与人员多、建设周期长,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项目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团结各方人员、力量围绕项目建设目标共同奋斗。

二、要创新组织设置,加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根据重大项目涉及的主体、领域以及项目建设特点,创新组织设置、理顺组织架构,将党的组织架构融入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的治理架构之中,有利于高效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难点问题,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

三、要围绕中心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能够引领业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激发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有助于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保持和提升党组织的生命力和先进性,实现党建与业务相互促进、一体发展。

四、要营造良好氛围,汇聚实干争先强大动能

通过思想引领、强化正向激励、加强关心关爱,有利于营造实干争先的良好氛围,有利于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建设者队伍,从而汇聚起推进项目的澎湃动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