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婺源县城:隶属几经变更,千年古建独树一帜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2: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婺源县城:隶属几经变更,千年古建独树一帜

婺源县,位于中国江西省东北部,历史上曾隶属安徽,现为上饶市所辖。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地方,不仅以独特的徽派建筑和秀美的自然风光闻名,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本文将带你走进婺源县城的历史变迁,探寻这座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

江西(安徽):婺源县城

婺源县,以旧县治清华“地近婺水之源”而名。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歙州东南部,农民起义军领袖洪真以休宁县回玉乡的鸡笼山为根据地,啸聚山林,曾一度占领歙、衢、睦三洲地界,历经三年终平定。为了加强这片蛮荒之地的统治,朝廷决定,割出休宁县的回玉乡和鄱阳县的怀金乡,于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0年,创建婺源县,治清华。天复元年(901年),婺源县治由清华移至蚺城。


民国婺源县城

婺源县城称“弦高”,按地形也称“蚺城”,朱熹的别号“紫阳”;明以后人们称婺源为「紫阳」,解放后全国惯例改称“城关镇”,1984年婺源县政府地复称紫阳镇。


婺源县城今卫星图

元元贞元年(1295年),婺源县升为婺源州(下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婺源州复为婺源县,仍隶属徽州,清沿明制。

民国23年九月蒋介石为了便于围剿中央红军,将婺源划隶江西;婺源人民多次发动回皖运动,13年后,1947年8月,国民政府最终裁决将婺源划回安徽。1949年,婺源重新划归江西上饶管辖。婺源属于汉文化大背景下具有鲜明个性的“徽州文化”区。


公元881年,唐中和元年群盗入歙州,犯及婺源县境。婺源人汪武于弦高的蚺蛇港旁设立军营,后自武口迁移到婺源城为都镇事,并私人出巨资买下百姓的大片田地创建城池,开始拒守「弦高镇」,这就是后来的婺源城雏形。

初婺源县城从北到东到南到西,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凭借位置险要而不建城墙。


公元901年,即唐昭宗天复元年,朝廷正式下令把县治迁到弦高镇。原来的县治清化镇后改名清华镇。

公元938年,即南唐昇元2年,刘津统领开始建造婺源城墙。城墙长九里十五尺,有“昇”“元”两座城门。宋因之;

元启四门立木栅为之,元代城门增加到四座:东迎恩、南望越、西临江、北来苏;至正十二年兵焚之;

明代填塞西湖,扩建城池周五百三十一丈,启四门:东天泽、南星溪、西临江、北通,东南及西各濠地为池,阔二丈,深八尺。


明清婺源县城

嘉靖四十四年议筑城,明年为矿工起义攻破,官复之后筹金筑石城,周九百余丈,东西南北四门曰锦屏、宝婺、瑞虹、璧月,又有四面小门为环带、嘉鱼、保安(后改来仪)、弦歌,各有楼且间有月城。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虎群至境,虎患至婺源死伤二百余人。乡民无奈,焚山驱虎。烧毁树木亿万株!

今存部分城墙遗存。存瑞虹门、保安门。


保安门,南蛮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