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三中:以体育人,让学生爱上运动
重庆大学城三中:以体育人,让学生爱上运动
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大三中”)通过创新的健康教育课程和丰富的体育活动,成功激发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特别是跑步这一基础运动项目。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更注重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让运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创新体育活动,让运动成为校园文化
大三中将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运动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校联合南开共同体成员校举办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确保“天天有运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每期有运动会”。
其中,校园马拉松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活动。学校将这场马拉松定义为“平安马拉松”“个性马拉松”“诚信马拉松”“协同马拉松”。参赛选手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1km、3km、5km的不同组别,比赛过程中只有配速员,没有计时员,不设置最好成绩,只要全程参与跑完就有奖。这种以参与为主、重在体验的活动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除了校园马拉松,学校还开展了足球、篮球、摔跤、田径等丰富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寻找到自我的价值,发现自我的人生目标。学校不仅鼓励学生参加,也积极动员教师和家长参与其中,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协作共育局面。
以体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大三中在体育活动的组织中,始终坚持“以体育人”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学校通过优化体育课程内容、丰富体育文化生活,让学校和家长之间共创、共享、共策,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协作共育局面。
初二三班的班主任刘强分享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他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发现许多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比较棘手。于是,他每天早上都会带着班上的学生在400米的操场上跑步。“运动,在挥洒汗水的时候,也能舒缓情绪。”刘强说。最开始,一些体型偏胖的孩子跑不完一圈,会吵着“累死了”,但刘强不为他们设置终点,只希望鼓励大家“每天跑,终有一天会战胜自我。”如今,每天早晨7:15左右开始晨跑,已经成为初二三班学生每天坚持的运动习惯。
从初一到现在的一年半时间,孩子们有的变得更健康了,有的体型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运动使人更阳光”,也成为他们在学习中战胜困难的一种决心。初二三班吴浩轩参加了这次马拉松5公里的组别。他说,跑步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遇到困难不再退缩,即使放假,他也依然坚持每天跑步。
家校协作,共育阳光少年
大三中的体育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参加了学校体育运动后,不仅体质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坚持和合作。一位家长张女士表示:“比赛结果不重要,我们更希望看到这些‘星星的孩子’借此提高交往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学校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健康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思想作风和精神气质。学生们在体育活动参与中,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对他们的意志品质、思想作风和精神气质是一个很好的磨炼与培养的过程。
目前,全校师生每天人均体育运动时长超过2.1小时。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大三中党总支书记李先全表示,体育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人格的健全和培养。学校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体育活动形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