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运河遗珠徐州:从汉高祖故里到巴蜀文明特展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06: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运河遗珠徐州:从汉高祖故里到巴蜀文明特展

徐州,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隐藏着诸多令人惊叹的历史文化遗迹。从彭祖园到云龙山,再到汉文化景区,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如果你对探寻古代文明充满兴趣,不妨踏上一场徐州历史文化遗迹探秘之旅,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

01

故黄河:流淌千年的文化长廊

徐州故黄河,作为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流动的文物,活态的“国潮”。徐州故黄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除具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一般特征外,又有其独有特征。

运河文化影响深远

早在运河开通之前,徐州即借助泗水、沛水与邗沟、菏水,与四方相连,可南下江淮、北上齐鲁、西通中原、东达大海,为交通要冲,水路的便利条件也让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1194年(南宋绍熙五年、金明昌五年),黄河于武阳决口改道,侵汴夺泗流经徐州入淮河,自此,徐州以下的泗水即为黄河。元代贾鲁治河以后,黄河独经徐州,大运河徐州段因“借黄行运”成为漕运重地。运河的兴盛,繁荣了徐州漕运事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明末(1604年),朝廷为保证漕运畅通,绕过黄河徐州段两处激流百步洪和吕梁洪,自夏镇(今山东微山县)引水,开河经韩庄再合泇、沂、武诸水,经台儿庄至邳州直河口入黄河,全长260里,即“泇运河”,“借黄济运”始向“黄运分离”演变,使得黄河徐州段的水运功能下降,徐州渐渐衰落。1855年(清咸丰五年)从仪封铜瓦厢决口,转向东北夺大清河,至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从此黄河不流经徐州,留下了如今的故黄河。自1194至1855黄河之水在徐州流淌过661年,多次黄河泛滥导致徐州城下有城,俨然中国庞贝。

苏轼文化印记

徐州历史上与故黄河相关的历史名人为数众多,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苏轼;徐州数千年历史中,地方官不可胜数,至今仍妇孺皆知者唯有苏轼,其任徐州知州约两年时间,却因黄河泛滥与徐州结下不解之缘,相关遗迹俯拾皆是。苏轼建的苏堤、黄楼,苏轼足迹所至诗词吟咏的百步洪、吕梁洪、桓山、燕子楼、戏马台、放鹤亭、快哉亭、龙潭……,苏轼主导的煤炭开采、采矿冶铁、祷雨谢神、劝农悯农……,苏轼开发的东坡肉、东坡饼……,以及后人纪念苏轼而建的苏墨亭、饮鹤泉、苏轼纪念馆等等。

遗址建筑文化

徐州故黄河历史文化所承载的历史,不仅有文字记载,还有一些遗址建筑,其中较有名的是黄楼、牌楼等。

黄楼为徐州历史上五大名楼之一,“黄楼赏月”列为徐州古八景之一。公元1077年夏,黄河决口,水临徐州城下,刚任徐州知州不久的苏轼,率领全城军民修筑堤坝,共同抗洪,终于成功保住了徐州城。水退后,为纪念此次抗洪,在第二年根据中国五行土克水一说建造了黄楼,并于1078年重阳节当天举办“黄楼诗会”,邀集当时多位文人如秦观、苏辙、陈师道、王巩、颜复、张天骥等吟诗作赋,成为文坛佳话。后多次重建,徐州市政府1988年重建黄楼,楼内藏有不少碑刻,最著名的要数苏辙撰写,苏轼亲笔所书的《黄楼赋》碑。

牌楼是一个一正门两侧门的大牌坊,坐落在黄楼公园内,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为河道总督黎世序所建,清光绪九年(1883)徐州道尹赵椿平重修。牌楼老牌楼建于临河的高台上。门额上悬挂着的两块大匾,向河一面写“大河前横”,临城一面写“五省通衢”,气势不凡,是徐州漕运时代重要地位的标志。牌楼东侧卧一铁牛,徐州人叫镇河铁牛。始铸于清嘉庆四年(1799),跪卧牌楼之下。因牛五行属土,古人认为有镇水功能,整个运河仅有九只。

黄楼牌楼紧紧相依,往南依次是文庙、彭城一号、地下城博物馆、城隍庙、回龙窝、戏马台、余家大院、崔家大院、状元楼、徐州博物馆(乾隆行宫)、云龙山、云龙湖等人文、自然景观,与现代化的苏宁广场、金地商都、中央百大等商业中心错落交织,绵延七里,步步是美景,处处是故事。

丰富的饮食文化

黄河北徙之前,徐州汴泗交流,东西北三面环水,水产丰富,鱼自是餐桌常有之物,其历史大约可以上溯到彭祖。相传,约四千多年前,彭祖小儿子夕丁喜捕鱼,但彭祖恐其溺水而坚决不允,一日夕丁捉到一条鱼,恐父亲责备,央母亲将鱼藏入正在烹煮的羊肉罐内,彭祖品尝羊肉时感到异常鲜美,当弄清原因后如法炮制,使“羊方藏鱼”这一“天下第一名菜”流传,这也是“鲜”字来源。

古诗词中多人次描写了泗水鲤鱼、徐州秃尾、黄河鲤鱼等鱼类,刘禹锡、苏轼还提到徐州馓子,即“寒具”。因黄河夺淮而形成的微山湖、骆马湖,更丰富了徐州美食的内容,而徐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地位,更是形成了融会南北,兼具西东的独特菜品。

经历千年漕运孔道的徐州百姓,开发出了多款适应水上生活的“船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地锅。船民生活于空间狭小的船上,力求简单快捷,于是在一口土灶(徐州俗称锅戗子)上,架上大铁锅,点上劈柴,放上主菜(鸡鸭鱼肉豆腐素菜无一不可),大火烧至七分熟后再贴上一圈面饼做主食,此时柴火渐熄,正好焖煮收汁,主菜借面饼而汤浓,面饼因主菜而味厚,然后一家人围炉而坐,席地而食,其乐融融。

丰富的非遗文化

徐州拥有香包、柳琴、剪纸等九项国家级非遗品牌,年画、武术、坠子、鼋汁狗肉等43项省级非遗和196项市级非遗。另有苏轼徐州轶事、显红岛传说、徐州兵家历史等多项遗产正在申遗。行走在故黄河畔,彭城七里的街巷,非遗美食鳞次栉比,非遗产品随处可见。

如今,尽管黄河早已改道,徐州黄河也已失去其运输功能,但那段作为水上运输枢纽连接四方的辉煌历史是无法湮灭的。

02

刘邦故里:大汉王朝的发源地

刘邦故里文化景区位于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素有“天下金刘寨、大汉第一源”之美誉,其核心景点汉皇祖陵(刘邦曾祖父-刘清墓)始建于秦汉时期,1990年,经县政府批准重建,2013年重新启动规划建设,2017年建成开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景区以汉皇祖陵为核心,占地1000余亩,分为入口服务区、汉文化展示体验区及祖陵祭拜区等部分,包括四灵汉阙、刘邦巨型雕像、汉文化博览馆、大汉坛等主要景点。

03

徐州博物馆:巴蜀青铜文明特展

2024年12月31日上午,“吉金万里——巴蜀青铜文明特展”在徐州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将于元旦正式对外开放,集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四川地区共11家文博单位的精品馆藏文物139件,也是三星堆、金沙文物首次登陆徐州,亦是首次亮相江苏。展期至4月6日。

展览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由序厅和“人神共舞”“巴蜀同辉”两个单元构成。从“巴蜀青铜文明”的角度解读三星堆、金沙遗址及其他地区出土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观众深入了解巴蜀文明的源流与发展融合。

“展览全景展现了古蜀王国的辉煌历史与独特文化,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有力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沙波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徐州文旅市场热度持续走高,徐州不仅成为热门旅游城市,而且“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希望徐州博物馆以举办此次特展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丰富文旅业态、促进文化消费,为推动徐州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州,这座承载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无论是故黄河畔的遗址建筑,还是刘邦故里的汉文化展示,亦或是徐州博物馆的精品展览,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果你对探寻古代文明充满兴趣,不妨踏上一场徐州历史文化遗迹探秘之旅,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