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禅到石刻:泰山如何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图腾
从封禅到石刻:泰山如何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图腾
泰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从古至今,泰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更是文化、历史和哲学的结晶。本文将带您走进泰山,探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泰山,这座被誉为“五岳独尊”的名山,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虽然在五岳中并非最高,但其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却无山可及。泰山文化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大量的泰山诗词歌赋、文学艺术,是中华历史记忆、文明的写照。
“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寄寓着中国人对国泰民安的祈愿;“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承载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价值取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诠释着中国人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泰山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已经成为烙印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符号。
人们对泰山的崇拜之情,自古有之。泰山上的祭祀、祈福活动,也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在古代,封禅是最高规格的祈福礼仪,历代帝王以此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泰山之巅,云海之上,是古代帝王心中离天最近的地方。从无怀氏、伏羲氏到周成王,共有72帝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十多位皇帝登泰山封禅或祭祀。
泰山文化的瑰宝——岱庙天贶殿的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便以宋真宗封禅泰山的场景为蓝本,生动地描绘了东岳大帝出巡和返回的壮观场面。千年封禅地,华夏文明源,泰山封禅逐渐培养了华夏先民的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一次次的神圣仪式中逐渐形成。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登泰山枉英雄。”徒步从岱庙到泰山主峰玉皇顶,考验的不仅仅是体力,更是智慧和勇气。远远望去,泰山六千多级石阶组成的盘道似天门云梯,连通着古老与神秘。尤其是南天门下闻名中外的泰山“十八盘”山道,是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33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岩层陡立,倾角在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从这里仰视天门,盘路陡绝,恰似天门云梯倒挂。
历史上,不管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善男信女,都要爬完这1600多个陡峭石阶,来证明对山神的敬仰和对仙境的向往。
泰山寻礼,定要踩着前人的脚印,走过五千年的文明沧桑。登上泰山极顶,俯瞰齐鲁大地,体验前人的快慰与坦荡。孔子来过这里,“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李白来过这里,“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来过这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除了前人的脚印,在这陡峭的阶梯之上,还有一些身影,他们是脚踏实地的泰山挑山工。以浑厚的泰山文化为背景,一步步,一级级,不气馁,不懈怠,演绎着“民之肝胆”的泰山精神。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就像泰山石阶上的埋头前行者,身影跨越数千年的时空重叠,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续脉中华民族文化之魂。在泰山,除了泰山挑山工,还有一个名字家喻户晓,他就是泰山石敢当。石敢当,压灾殃,民间流传至今的泰山石敢当传说,蕴藏着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山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在台上演出的正是泰山石敢当的故事。范正安从8岁开始学习泰山皮影戏,今年已经83岁了。75年的沉浸钻研,让他对泰山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的根和魂是文化。我们的文化确定了我们的思想,只有我们有正确的思想,我们才能正确地对待我们的国家,对待我们的民族,知道如何为我们的国家去做贡献。”
泰山皮影在方寸之间塑造了泰山的传奇故事,泰山石刻则在石壁山体间篆刻下无声的史书。“泰山石刻从秦朝到当代有1500余处,可以说是泰山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就像季羡林先生所说,它是‘书写在石头上的泰山文化’。”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文博馆员丁海洋介绍,泰山石刻将历朝历代发生在泰山的历史和故事传递给世人,是泰山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们与泰山一起接受自然的洗礼和历代泰山攀登者的仰视,成为民族文化最好的诠释者。
泰山石刻分布广泛,包罗万象,以源远流长、品位高著称于世,是研究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宝贵资料。从一天门的“登高必自”,到登山过程中的“呼吸宇宙”,从崖壁上的“河山元脉”,到水流边的“霖雨苍生”,这些泰山石刻均体现出了我们东方的哲学、美学思想。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经文刻石——泰山经石峪石刻,汇聚贯通了北齐之后中国历史的全部脉络。透过清澈溪流下隐约的字迹,仿佛能听到来自千年之前的文化脉动。
五岳之首,巍巍泰山,她穿过岁月,成为华夏民族古老而悠长的历史记忆的化身。风雨沧桑,岿然不动,成为一部永久屹立在东方大地上的“史书”。寻礼泰山,寻礼泰山!新时代,华夏儿女将继续在泰山书写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恢弘史诗,弘扬着中华民族巍峨厚重的民族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世界大同的美好期盼。
《国宝大家说》第二季世界双遗产系列纪录片第2集《泰山寻礼》已于2月8日(星期四)18:00全网上线。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历史沉淀中泰山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宽厚仁和的品格。山水之间,人杰地灵,历史沉淀中茅台文化也酿造了中国故事里的馥郁篇章。酒越陈越香,文化源远流长。泰山文化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茅台也与中华民族一同成长。茅台集团近年来自觉肩负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寻礼中华民族文化根脉,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用历史酿成美酒,以匠心延续华夏千年文化风华,用醇厚绵长的历史回音告诉世界——传承创美,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