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公共休闲设施火爆背后:文明使用成热议话题
三明市公共休闲设施火爆背后:文明使用成热议话题
三明市的公共休闲设施近期成为了市民们周末和节假日的热门去处,尤其是家长和孩子们特别喜爱。然而,随着人流增多,一些不文明行为也开始引起关注。市民们纷纷呼吁,在享受公共设施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要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做到文明使用。这种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对公共设施的保护,更是对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
三明市公共休闲设施现状
三明市近年来大力推动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目前主要的设施类型包括:
儿童游乐设施:分布在各个公园和小区,如滨海名都小区的780平方米儿童游乐场,配备了滑梯、旋转自行车等设施。据统计,三明市现有5个公园(广场)、23个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区,计划建设3个公园、11个小区的儿童游乐设施。
文化教育设施:包括三钢1958工业记忆馆、朱子文化园、科技馆等。其中,三钢1958工业记忆馆运用红外感应、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科技馆则设有VR自行车、太空舱等互动展品。
运动健身设施:泰宁县建有5.3万平方米的县级文明实践中心,融合梅林戏展示基地、体育运动馆等设施。此外,各社区普遍设有健身路径和篮球场。
不文明使用现象频发
随着公共休闲设施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根据三明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共享单车行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设置和车辆停放秩序监督管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少用户随意停放,影响市容环境和行人通行。
公园设施损坏:部分市民在使用过程中,对公共设施缺乏爱护意识,导致一些游乐设备和健身器材人为损坏。
不遵守使用规则:如在运动场馆内吸烟、随地吐痰,或者在文化场所大声喧哗等行为时有发生。
多方联动共治
面对这些不文明现象,三明市采取了多方联动的治理模式:
政府监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例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停放区域设置和秩序监管,公安机关负责道路通行和安全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市场秩序维护。
社区参与:各社区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文明使用宣传。如三元区建设小学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宁化县推广“双工联动”机制,建宁县打造“广电服务+文明实践”点。
市民自律:通过媒体宣传和教育引导,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例如,通过“文明见行动满意在三明”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文明养犬、清理垃圾等知识。
呼吁文明使用
公共休闲设施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共同维护。为此,我们呼吁:
增强文明意识:自觉遵守使用规则,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破坏或占用。
规范使用行为:特别是共享单车使用者,应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不随意丢弃。
积极参与监督: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或者向相关部门反映。
培养下一代文明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从小养成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习惯。
公共休闲设施的完善和文明使用,不仅关系到每个市民的生活质量,更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三明市的公共休闲设施成为展现城市文明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