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爸爸的信
写给爸爸的信
浙江公安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有大把大把的时光陪伴
有很长很长的未来相约
不曾想,世事无常
很多话还来不及说
便阴阳两隔
徒留遗憾与无尽的哀思
清明又至
压抑心底的话在心头翻涌
千言万语想说给他们听
一出口,反反复复
全是“思念”二字
傅煜华
生前是金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参加公安工作,在出入境管理局工作近10年,受理审批的证件申请超过百万份,多次立功受奖。
2013年5月4日,他因工作劳累过度,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39岁。
同年8月,他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警号057701从此被封存。
去年,他的女儿傅芸从浙江警察学院涉外警务专业毕业,凭借自己努力考入父亲生前工作过的金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重启了父亲的警号。
傅 芸
金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外管科民警
亲爱的爸爸: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
在您离开后的第10个清明节,我要大声和您说,我终于成为了您。
前两天,我去了一趟西湖边的云居山,跟我一起去的,还有好几位公安英烈子女。去云居山的路上,有记者问我要跟您的合影。
我在手机上翻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找到两张。这可是仅有的两张父女二人的合影啊。
我努力回想照片里的故事,以及跟您相处的点滴,却发现——有关您的记忆,实在太少了。
印象中,您一直很忙。那时候,我每次放学去您单位写作业,就远远地看见您在窗口埋头工作。当时我不知道您到底在忙什么,只觉得应该很单调很无聊吧,至少没有电视剧里那些破大案的警察那样风光。
您却乐在其中,连节假日也经常加班。
那时候的我,真的特别不能理解您,觉得您就是一个不称职的爸爸。我一直很想当面问您:为什么整天只知道工作?为什么每天宁愿泡在窗口给人办证,也不愿多花点时间,陪陪我和妈妈?
您记得吗?您生前最后一个五一假期,说好了要带我们一起出去旅游。
我高兴了很久,连做梦都在笑。可临出发前,您又一次爽约了——临时接到群众来预约办证的消息,您又跑去加班了。
您知道吗?望着您匆匆离去的背影,当时的我有多失望?
可是,我从来没有怪过您。
五一假期一结束,紧接着就是您的生日,我想给您一份特别的惊喜。所以一整个假期,我偷偷叠了满满一瓶千纸鹤,就想在生日那天,送您当礼物。可是,等来的,是您逝世的噩耗。
那一刻,我懵了!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我还是一个读小学六年级、才12岁的孩子。怎能少了爸爸的呵护?
再次见到您,是在您的追悼会上。那天现场来了很多老百姓,都是自发来给您送行的,我忘不了他们脸上挂着的泪痕。那一刻,我似乎开始理解您了。
也许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我也想要成为您。
所以几年后,当我高中毕业,报考了浙江警察学院,还填报了录取分数较高的涉外警务专业,就是想离您近一点,就是想接过您的接力棒,替您走完那条您没能走完的路。
那天我和一起去云居山的英烈子女里面,有一位叫莫智颖的小姐姐,比我早一年参加工作,来自杭州临平的乔司派出所,那里也是她的父亲莫永伟生前工作的地方。
我们聊起各自的父亲。她和我说的一句话,让我蛮感慨的——直到自己参加公安工作,才第一次真正理解她的爸爸。
而我,又何尝不是在工作后才真正理解您?
去年,我考到了金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这就是您生前工作的地方。
单位更新了门口的员工信息牌,上面还有您的名字,放在第一行第一个,是C位,非常显眼。每天早上上班,经过单位门口,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往那边看一眼。那一刻,我感觉您没有离开,一直在引导着我。
说来也巧,我现在的工位,就是您生前坐过的那个位置,身边的叔叔伯伯们,很多也都是您当年的战友。
空下来,他们经常和我讲起您工作上的故事。
他们说您是“老黄牛”,特别拼,平时哪个岗位缺人,您就往哪边顶。即使后来当了副局长,也都是冲在第一线。
他们说您是个热心肠,对待群众很亲切很有耐心,总把办事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他们还说我特别像您,不仅长得像,连工作的样子,也一模一样。
在他们的讲述中,也在我亲历的窗口工作中,我才终于理解了您的工作,理解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记得刚工作不久,有个女士带着俩孩子匆匆跑进出入境大厅,挺焦急的。一问才知道,她的两个孩子出入境证件快到期了,但马上又急用。
那时候已经快下班了,可我看着她期盼的眼神,又想到了您。所以我就加班帮忙办了业务,还为两个孩子申请了绿色通道。业务办理完成后,那个女士向我连连致谢。
虽然这样的小事,在出入境窗口,几乎每天都会遇上,但您知道吗?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您就站在边上,冲着我竖起了大拇指。
那天在云居山,我们手里捧着黄菊花,肃穆地站在浙江公安英烈纪念墙前,祭奠公安烈士,我的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了您的身影。
我多么想当面告诉您:亲爱的爸爸,您是我的引路人,是我的“荣光”,我希望成为和您一样的好警察,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将来也能够成为您的“荣光”。
女儿:傅芸
展信如重逢,疑似故人来
就让我们以这种方式
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春天
和最爱的他们再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