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婴儿脑电波可提前两年预测自闭症
哈佛研究:婴儿脑电波可提前两年预测自闭症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着全球数百万儿童及其家庭。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通过分析婴儿出生第一年的脑电波模式,可以预测其在3岁时是否会出现自闭症症状。这一发现为自闭症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新的希望。
关于自闭症病因的大脑机制仍知之甚少。然而,这些机制的某些生物学相关性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其中之一是脑电波的差异——神经元活动产生的振荡——与生命前3年出现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病理之间的关系。美国《大脑和行为研究基金会(Brain & Behavior Research Foundation, BBRF)》在2019年12月3日发表的“脑电波模式预测自闭症预后的研究进展”文章报道哈佛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该标志物可能能够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区分哪些婴儿可能患ASD。即使在很小的儿童身上,也可以通过在头皮上放置传感器来测量脑电图。在哈佛大学的这项新研究中,使用了一个带有密集传感器阵列的小帽,这使得它们的放置变得很简单。每个孩子在2-5分钟内进行基础大脑活动的脑电图。
研究人员发现在生命早期识别脑电波模式的可能区分3岁时出现ASD症状的儿童和未出现ASD的儿童。他们报告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可以在大脑的前部测量到不同的脑电波。
研究人员招募了102名高危婴儿,即有一个或多个哥哥姐姐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据估计,这类高危儿童患自闭症的几率为五分之一,比普通人群高出约10倍。将这些儿童(其中31人最终发展为ASD)的脑电图模式相互比较,并与69名家庭ASD风险较低的儿童的脑电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组每隔几个月进行一次脑电图检查,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到36个月结束评估,此时ASD症状通常很明显,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诊断。
研究小组发现,在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中,脑电图的差异不仅可以检测到,而且在出生的第一年最明显。这种“信号”特别出现在德尔塔波和伽马波。伽马波反映最快振荡神经元的活动(每秒30到50个周期),而德尔塔波反映最慢振荡神经元(每秒几个周期)。
自闭症儿童越早被发现,他们接受护理的机会就越大。这项研究重要发现是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最能预测未来ASD的结果。这项发现有可能会将疾病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可能给孩子带来获得早期治疗的希望。
脑电图是一种无创易于操作的检查方法,可以用于定期筛查每一个新生儿,特别是那些家庭风险高的新生儿。脑电图还可以用作监测治疗效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