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舟山非遗传承人近半数超80岁,渔民画创新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3: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舟山非遗传承人近半数超80岁,渔民画创新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在浙江省舟山市,有一群特殊的画作正在悄然走红。这些画作以鲜艳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和浓郁的海洋气息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它们就是舟山渔民画,一种诞生于渔村、成长于海岛的民间艺术瑰宝。

与渔民画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舟山的传统木船。这些承载着渔民智慧与航海历史的木质船只,如今虽然已不再用于实际捕捞,但它们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舟山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舟山渔民画起源于1980年代,由舟山市文化馆组织民间培训发展而来。这种画作以自由创作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为特色,充分展现了渔民对大海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渔民画的代表人物郑红飞,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不仅体现了渔民画的艺术价值,也证明了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舟山传统木船的制作工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东山海船钉造技术是省级非遗项目,具有高抗风浪能力,适合东山海域和台湾海峡航行。制作工艺繁复,从安龙骨到张帆共十几道工序,每一道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然而,这些珍贵的非遗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据统计,全国与渔文化相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有42项,其中浙江、广东和海南三个渔业发达省份渔文化国家级非遗项目拥有量名列前茅。浙江省以11项渔文化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高居首位。但令人担忧的是,60个项目中,仅有26个项目具有代表性传承人,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一半的传承人年龄集中在81-90岁。随着传承人年岁已高,许多渔文化非遗项目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舟山新建村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在新建村,村民们通过绘制渔民画展现生活新貌,不仅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村民们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此外,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例如,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记录和展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接触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发非遗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让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舟山渔民画和传统木船,是舟山非遗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渔民的智慧与情感,记录着海洋文明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