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徐州新沂市瓦窑村:大力促进乡村振兴 瓦窑村“小田变大田”双增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4: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徐州新沂市瓦窑村:大力促进乡村振兴 瓦窑村“小田变大田”双增收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瓦窑村通过"小田变大田"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还成功打造了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瓦窑村始建于1962年3月,因嘉庆帝恩赐带刀侍卫马从凯旋选址建造侍卫府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瓦窑村位于311 国道、东陇海铁路北部,瓦窑第二幼儿园、瓦窑中心小学、瓦窑中学坐落境内,全村面积13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8个党小组,158名党员,人口8458 人,耕地面积7405.6亩。

瓦窑村具有多年传统种植农作物历史,以稻麦良种种植闻名。

近年来瓦窑村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指导思想,通过解放思想,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成立了徐州市田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以稻麦良种为主的1500余亩现代农业合作化生产基地。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集中攻坚,着重解决了“人散、地散、资金散”的问题,实现“小田变大田”,把生产要素从“一盘散沙”握成“一个拳头”。大力发展苗圃林木种植,做大林产品产业,全村有花卉林木种植面积达到2427亩,稻虾立体养殖345亩,成为瓦窑村特色产业,裘皮工艺12 家,电子厂2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瓦窑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依据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探索形成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类型。全村以稻麦种植为主,着力发展稻田养殖、花卉苗木、鲜果种植等富民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商、水泥制品、新材料等强村产业。不断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能力,让瓦窑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让乡村振兴“喜结硕果”,让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据悉,瓦窑村至今已经过土地流转实现小田变大田,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高效种植、深加工等,利用资产盘活发展优质产业,短包田发包等多措并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扩量,不仅增加了集体经济收益,还有效地带动了群众增收和就业。2024年预计实现集体经济增收超150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田坤介绍村里的“小田变大田”模式,村支部引导流转撂荒耕地统一给大户种植,让小田变大田,把生产要素从“一盘散沙”握成“一个拳头”。利用800余亩土地资源参股江苏宏日园林发展有限公司用于花木苗圃种植,预计可分红36万。年后流转街南1000余亩土地,由大户统一进行高效种植,预计可盈利38万元。流转350余亩给江苏鑫汇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稻虾养殖,实施高效养殖,进行优质稻米深加工,每年可盈利16万。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进徐州洁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高效良种种植,继续收取土地租金和服务费35万元。通过以上土地整合,统一生产经营,不仅使种植成本大幅降低,而且不需要青壮年农忙时返乡帮忙,解除了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带动年龄大的村民1200余人就进务工,增加年收入1.2万至2万元不等。真正实现多赢局面,推动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

走进瓦窑村,村里现已实现全区域水泥道路覆盖、饮用水和污水管网铺设完毕、有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燃气管道正在铺设中、建有3处村民休闲娱乐场所。瓦窑村小街还荣获“美丽宜居乡村”称号,瓦窑村先后获得江苏省“和谐社区示范村”、“徐州市文明村”、“新沂市文明村”、“新沂市先进党组织”、“徐州市民族法制示范村”、2021-202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新沂市“乡村振兴领头雁”、2022-2023年集体经济持续突破百万元,2023年荣获徐州市“五星”支部。

瓦窑村通过环境整治和完善各项惠民措施如道路建设、路灯安装、医疗保障等,完成江苏省省级健康村打造工作,成功入选徐州市乡村振兴综合名录村,全体村干部竭尽全力力争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出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