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价格波动:供需失衡与政策调整双重影响
广西甘蔗价格波动:供需失衡与政策调整双重影响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区,其甘蔗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全国的糖业市场。近期,广西甘蔗价格出现明显波动,引发广泛关注。据广西糖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2024年榨季广西白砂糖累计平均含税销售价格为6588.35元/吨,糖料蔗二次结算价格在510-540元/吨基础上增加17.3元/吨。这一价格波动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价格波动:供需失衡与政策调整双重影响
广西甘蔗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环境、替代品竞争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从国际上看,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其产量和出口政策对全球糖价具有重要影响。2024年,巴西食糖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4629万吨,同比增长1.3%,导致全球食糖供应过剩。同时,印度作为另一个主要产糖国,其产量和出口政策也对国际市场产生重要影响。2023/24榨季印度累计产糖3159万吨,高于市场预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过剩的局面。
从国内来看,广西甘蔗产量的增加也是导致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2024/25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平均增长10-12%,预计糖产量将同比增产80万吨,达到690-700万吨。然而,产量的增加并未带来价格的上涨,反而导致供需失衡,压低了甘蔗价格。
政策调整也是影响甘蔗价格的重要因素。2024年4月,国家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调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区外加工贸易食糖管理措施的公告》,对糖浆和预混粉的管理措施趋严。虽然这一政策对糖浆、预混粉的供需影响程度较小,但反映了国家对食糖市场的调控意图,对市场预期产生了一定影响。
产业现状:增产与减产的双重挑战
2024/25榨季,广西甘蔗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良好的生长条件。政府的“退桉还蔗”和“退果还蔗”政策,以及糖厂在施肥和育苗等方面的积极参与,推动了甘蔗种植面积的增长。同时,本季广西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为甘蔗的良好生长创造了条件。
然而,天气因素也为广西甘蔗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2024年10月,台风“摩羯”对崇左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甘蔗倒伏比例高达80-90%。虽然其他地区影响较小,但病虫害问题,特别是黑穗病,仍需密切关注。更令人担忧的是,2024年12月以来,广西多地出现持续干旱天气,大部分蔗区旱情进一步加剧,特旱比例高达63.1%,主要出现在桂中、桂南及百色市东部等蔗区。预计短期广西全区仍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降雨偏少,气温小幅波动,干旱灾害风险继续上升。这不仅影响了甘蔗的单产,也可能导致食糖总产量不及预期。
未来展望:转型升级是关键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天气挑战,广西甘蔗产业正谋求转型升级。崇左市作为广西重要的甘蔗产区,积极探索以党建促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通过建立蔗糖产业链党委,整合资源,推动政策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解决原料供应、用地指标、运输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推进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先锋攻坚”行动,攻克技术瓶颈和生产难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然而,广西甘蔗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全球食糖供应过剩的预期、国内产量的增加、天气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都可能对广西甘蔗产业产生影响。预计短期内糖价将维持震荡走势,长期可能进入熊市。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广西甘蔗产业需要在稳定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广西甘蔗价格的波动,折射出全球糖业市场的复杂性。从国际到国内,从天气到政策,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着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面对挑战,广西正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产业链整合,推动甘蔗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