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洗澡水温的秘密:过高会伤身,这些人群要特别注意
冬季洗澡水温的秘密:过高会伤身,这些人群要特别注意
随着冬天的到来,很多人喜欢用热水洗澡来驱赶寒冷。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过高的水温其实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心血管问题。专家建议,冬季洗澡水温最好控制在37~38℃之间,这样既能保证舒适,又能保护皮肤和身体健康。
水温过高危害大
70岁的甘大爷,冬季喜欢每天用肥皂洗一次澡,而且洗澡时用偏烫的水冲洗,让皮肤红红的,这是他养生的“秘籍”,美其名曰:促进血液循环。然而,好景不长,甘大爷逐渐出现全身发痒,尤其是小腿及手臂外侧。起初,只是皮肤干得起皮;当他发现用热水冲澡可以止痒,便提高了淋浴时的水温,但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瘙痒。时间一长,他发现自己的皮肤也起了变化——干燥瘙痒处的皮肤变得越来越厚,有的地方起了小疹子,脱屑也从细小的糠秕样变成了片状鳞屑。最令他不能忍受的是,皮肤还会开裂、疼痛。
没办法,甘大爷只能找医生帮忙了。经查体,岳阳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蜜告诉他,问题就出在“干”上,医学上叫冬季瘙痒症,又叫皮脂缺乏性湿疹。“老人冬天每天洗澡,用碱性强的肥皂还开那么热的水,这些都会使皮肤表面分泌的具有保护作用的皮脂溶解,使皮肤失去屏障功能,从而引起瘙痒。”周蜜表示。
过高的水温不仅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血管问题。当身体突然接触到高温的水时,血管会迅速扩张,血压随之升高。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这种血压的剧烈波动可能会诱发心脏病或中风。
科学选择水温
那么,冬季洗澡的最佳水温是多少呢?皮肤科医生建议,冬季洗澡水温应控制在38-40℃。这个温度既能满足身体的舒适感,又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更应该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
特殊人群需谨慎
对于老人和儿童这两个特殊群体,冬季洗澡需要特别注意。
老年人:每周洗澡1次,或半月2~3次,淋浴时间不超5分钟,水温不超40℃,动作不宜过大,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在洗澡时一定要控制力度和温度,提前把浴室温度调高,洗澡后可以喝一杯100毫升的温开水,要防摔倒,防着凉。
儿童:每周2~3次,因为儿童的皮肤正在成长中,厚度只有成年人三分之一,频繁洗浴会加速皮肤干燥和瘙痒。洗澡水温建议38℃以下,每次洗澡不宜超过10分钟,可适当提前对浴室加热再洗,防止着凉。
正确的皮肤保养方法
除了控制水温,冬季皮肤的保养也非常重要。洗完澡后,应该立即涂抹保湿乳液或身体霜,帮助锁住皮肤的水分。选择护肤品时,应优先考虑含有甘油、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保湿成分的产品。此外,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多喝水,都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
冬季洗澡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其中蕴含着不少科学道理。正确的洗澡方式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清洁,还能保护皮肤健康,预防疾病。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科学地享受每一次沐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