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河北省人大代表王伟:让非遗文化在大运河畔生动演绎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18: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河北省人大代表王伟:让非遗文化在大运河畔生动演绎

河北省人大代表王伟在近期的河北省两会上提出了关于支持沧州做好大运河文章、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建议。他强调,要在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运河两岸的杂技、武术等非遗文化更多地融入非遗项目传承展示基地的建设中,让非遗文化在大运河两畔生动演绎。

沧州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大运河在沧州境内流经8个县(市、区),全长216公里。近年来,沧州市坚持做好保护、传承、利用文章,以规划为引领,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让古老运河焕发新的生机。

01

打造非遗展示平台,展现运河文化魅力

2024年8月27日,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正式开馆。这是目前中国大运河沿线规模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地,展示馆内设有序厅、总览厅、沧州非遗展厅、非遗生活美学展厅等展区,采用场景塑造、沉浸式体验、传承人现场表演等多样化手段,向观众呈现非遗视听盛宴。

展示馆内,大运河流域沿线8省(市)的航运风貌、代表性建筑和非遗项目一一呈现。其中,以“一船明月过沧州”为主题,生动展示了沧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北京游客周美在参观后表示:“这个展示馆很棒,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很多运河文化和非遗项目,还可以现场体验非遗项目,真是不虚此行。”

02

创新非遗传承方式,激发文化活力

为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沧州市建立了市县两级非遗资源数据库,利用已建成的非遗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人技能培训。组织石影雕、王厂錾铜浮雕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省级培优培训活动,持续对培优项目进行提升。

同时,沧州市还制定了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活化提升工作方案,全面征集大运河非遗文创,建立数据库,形成179个非遗项目、390件非遗产品(文创产品)清单。推进“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网站建设,打造数字化非遗展示平台。

03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城市新名片

沧州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不断沉淀和丰富着这座城市的文明内涵。千年运河,奔流不息,链接着沧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

如今,大运河已成为沧州市最具魅力的生态名片、文化印记和产业高地。逛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观非遗项目;游大运河畔的园博园特色展园,领略燕赵各地风情;在南川古渡码头乘船夜游运河,赏两岸美景……这些都已成为沧州新的旅游热点。

04

展望未来,推动非遗传承创新

下一步,沧州市将按照王伟代表的建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推进大运河沿线八省市非遗项目传承展示基地的建设。同时,将进一步发挥沧州武术、杂技等非遗文化优势,创新非遗传承方式,推动非遗与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沧州市将以此次人大代表建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让非遗文化在大运河畔生动演绎,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