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国护士缺口近400万,多措并举缓解人才短缺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55: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国护士缺口近400万,多措并举缓解人才短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当前护士短缺的严峻形势以及应对措施。数据显示,尽管全国注册护士总量有所增加,但仍面临较大缺口,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发布会上强调了提高护士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和发展职业前景的重要性。此外,还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旨在吸引更多人才进入护理行业,稳定现有护士队伍,从而有效缓解护士短缺问题。

01

护士短缺现状:供需失衡日益加剧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达到563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人。然而,这一数字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统计,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口护士数量一般在8~15人之间,而我国仅为4人。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护理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供需失衡问题日益严峻。

以北京为例,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注册护士总数为15.3万人,较2018年底增长23%。尽管如此,北京的医护比仍仅为1∶1.18,远低于《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1∶2的目标。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护士短缺问题更为严重。有报道称,全国护士缺口接近400万人。

02

原因剖析:多重因素导致人才流失

护士短缺问题的根源在于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首先,护理工作本身具有高强度、高压力的特点。一位在县医院工作的护士表示,她们每周只能休息一天半,还要值夜班,工作量远超普通职业。在一些医院,护士常常需要加班加点,节假日也难以正常休息。

其次,收入水平与工作强度不匹配是导致护士流失的重要原因。尽管护理工作辛苦,但护士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一位三甲医院的护士长透露,工资待遇不高是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社会认可度不高也影响了年轻人选择护理职业的积极性。

03

政策应对:多管齐下缓解短缺

面对护士短缺的严峻形势,国家卫健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推进护士区域化注册制度,允许护士在本地区多个医疗机构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目前,已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开展试点,下一步将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完善相关政策。

其次,加大基层护士培训力度,提高其常见病、多发病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能力。实施老年医疗护理提升行动,开展试点工作,增加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供给。

再次,研究完善专科护士处方权相关政策。国家卫健委透露,将适时修订相关法规,制定完善专科护士处方权政策,以提升护士尤其是专科护士的待遇水平。

04

创新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

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例如,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建立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推出43项上门护理服务,包括患者端、护士端和管理端。护士可以根据住址就近提供服务,既方便了患者,也扩大了服务范围。

05

专家建议:完善制度体系

专家建议,要从根本上解决护士短缺问题,需要完善制度体系。首先,完善护士多点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结合专科护士培训,对达到资质要求的护士颁发多点执业许可证书。其次,优化护理服务价格体系,合理提升护理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体现护理价值。最后,加强护理专业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

06

未来展望:护理职业前景向好

尽管当前护士短缺问题严峻,但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和护理服务价值的逐步体现,护理职业的前景值得期待。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护理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护理人才将在医疗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政策的完善和社会认知的提升也将为护理职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