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行业掀起环保风暴,可持续包装成新宠
中国包装行业掀起环保风暴,可持续包装成新宠
中国包装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环保革命。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包装行业在面对全球环保意识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推动的双重压力下,正加速向绿色、创新、数字化方向转型。
政策引领下的绿色转型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这一被称为“禁塑令”的政策,为包装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政策的推动下,可持续包装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到202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将达到1349亿件,其中可降解塑料包装需求将增加388.5亿件,瓦楞纸等纸质包装需求也将增加165.9亿件。这不仅为包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企业的创新实践
面对环保压力,大型企业纷纷采取行动,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可持续包装的发展。
宝洁中国作为较早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企业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50亿消费者的庞大网络。该公司基于中国电商环境,率先推出了电商直发绿色包装、2B循环箱和循环网络建设,大幅减少了包装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宝洁已实现99.5%的纸制包装含有回收再利用或经第三方认证的原材料,90%的产品包装为可回收材料。
雀巢集团及旗下的太太乐也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在低碳物流方面,优化运输方式,增加工厂直发、铁路和水路低排放运输;提高低排放车辆占比,增加电动卡车替代燃油车辆,探索引进氢能源车辆;持续提高车辆装载率。在绿色包装方面,推行再生循环设计,铝镀膜替代铝薄膜,用浅色瓶盖替代深色瓶盖;减少原生塑料,停止使用缠绕膜,包装带使用再生原料,二次包装改用纸质材料;加强塑料软包装的回收。
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通过创新和品牌力量,可以有效推动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的未来趋势
德勤最新发布的《中国包装行业趋势洞察:绿色、创新、数智、协同》报告显示,创新正成为驱动包装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下游产业对材料和设备创新的需求强烈,期望通过创新提升消费者体验、优化成本,同时推动设备向定制化、智能化发展。
数字化与智能化也在推动行业变革。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数字包装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品牌宣传以及消费者互动领域,有88%的受访者认为,通过数字包装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企业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还有80%的受访者认为这些技术在大数据精准营销方面有提升,而56%的受访者则认为它们在产品防伪以及追溯查询方面有所贡献。
全球化扩展与本土化进程并重。中国包装企业正积极走向全球市场,在本次调研中,出海是本土企业热议的焦点之一,87%的受访本土企业已经或计划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海外并购、投资建厂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外资包装品牌也在中国加大本土研发和生产投入,与中国企业形成深度合作。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中国包装行业的环保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可降解材料的成本问题、回收利用技术的瓶颈、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培养等。但正如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所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2020年,我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总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亿吨,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中国包装行业有望在环保与经济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将为国内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为全球环保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