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片《骆驼祥子》:幕后选角一波三折
经典影片《骆驼祥子》:幕后选角一波三折
1982年,由凌子风执导的电影《骆驼祥子》在全国上映,引起了巨大轰动。这部电影不仅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还让张丰毅、斯琴高娃等演员一炮而红。本文将为您讲述这部经典影片背后鲜为人知的选角故事。
选角之路一波三折
凌子风是地道的北京人,对老舍的《骆驼祥子》情有独钟。1980年,他决定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然而,选角过程却异常艰难。他先后考察了唐国强、周里京等多位当时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但总觉得不够理想。
凌子风在《北京晚报》上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标题为《“骆驼祥子”,你躲哪儿去了?》。消息一出,他的电话便响个不停,许多演员纷纷上门自荐。为了应对汹涌而来的应聘者,凌子风不得不在北影厂大门口设立了一个“祥子接待登记点”。
一个月内,就有上千人报名试镜,但凌子风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副导演李唐推荐了北影厂表演系的学生张丰毅,但当时张丰毅正在广州拍戏,且因拍武打戏导致脚部骨折。经过一番周折,张丰毅最终被选定出演祥子。
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张丰毅在北影厂门口当起了义务车夫,每天拉着黄包车招揽顾客。凌子风两次坐了他的车后,对他的表演赞不绝口。
斯琴高娃的突破
相比之下,选角虎妞的过程要顺利得多。凌子风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斯琴高娃,对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北影厂领导认为斯琴高娃不是北京人,语言和风俗习惯不够地道,但凌子风坚持选用她。
为了演好虎妞,斯琴高娃付出了巨大努力。她向“单弦皇后”马增蕙学习北京话,深入北京胡同体验生活,甚至特意增胖并装上了两颗虎牙。在拍摄过程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演出醉酒的状态,她一口气喝了五杯白酒,导致酒精中毒被送往医院。
在凌子风的指导下,斯琴高娃的表演极具感染力。她不仅没有拒绝化妆师的“丑化”要求,还主动提出让化妆师把自己化得更丑一些。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认可,最终获得了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和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
经典之作的诞生
除了张丰毅和斯琴高娃,北影厂还推荐了颜彼得饰演刘四爷,殷新饰演小福子。殷新凭借出色的表演获得了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在拍摄过程中,凌子风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例如,在拍摄抽大烟的场景时,道具师未能准备合适的烟壶,凌子风便亲自用泥巴制作了一个烟壶,并涂上黑皮鞋油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1982年,《骆驼祥子》在全国上映,取得了巨大成功。这部电影不仅让导演凌子风声名鹊起,也让张丰毅、斯琴高娃等演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1999年,凌子风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2岁。尽管他已经离开我们24年,但《骆驼祥子》这部经典之作仍然深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