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眼中的萍乡美景
宋代诗人眼中的萍乡美景
萍乡,这座位于江西省西部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宋代诗人杨万里和黄庭坚都曾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展现了他们对萍乡美景的独特视角。
杨万里眼中的萍乡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在萍乡创作的《将至萍乡欲夜宿为重,客据馆乃出西郊哦诗》中,描绘了萍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浑忘薄暮路高低,忽怪松梢与路齐。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竹鸡何物能无赖,如许泥深更苦啼。
万顷烟波平似镜,夕阳江上碧云低。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萍乡的自然风光。他用“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来形容萍乡的山水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萍乡自然风光的赞美。
黄庭坚眼中的萍乡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杨万里一样,他也曾多次到访萍乡,并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送密老住五峰山》最为著名:
五峰一径尽苍苔,峻极于天却下来。
七十二峰绕羊肠,三十六岩嵌剑锷。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
野老不知尧舜力,许由洗耳旧风流。
在这首诗中,黄庭坚描绘了萍乡五峰山的壮丽景色。他用“七十二峰绕羊肠,三十六岩嵌剑锷”来形容五峰山的险峻,展现了萍乡山水的独特魅力。
萍乡的自然风光与地理环境
萍乡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萍乡位于江西省西部,地貌复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山川秀美,植被茂盛,自然风光独特。
萍乡最著名的景点是武功山。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萍乡市东南边境,绵延起伏120公里,景区面积360余平方公里,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为江西境内最高峰。武功山历史上曾与庐山、衡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有“衡首庐尾武功中”之称,是江西省西部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型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武功山的自然风光特色鲜明,山高林密,溪流遍布,还有不少宗教遗迹。以瀑布群、高山草甸、金顶古祭坛群为三大绝景。武功山奇峰罗列,形态各异,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头有几十座。自然风光特色鲜明,山景雄秀、瀑布独特、草甸奇观、生态优良、天象称奇、人文荟萃,先后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等。
萍乡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不仅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使得萍乡成为江西西部重要的旅游胜地。杨万里和黄庭坚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他们对萍乡美景的独特视角,也为后人了解宋代萍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