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剧团:“戏曲”解成语 “妙语”讲邯郸
东风剧团:“戏曲”解成语 “妙语”讲邯郸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城乡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邯郸市东风剧团充分发挥60多年的艺术积淀优势,守正创新,以戏曲表演之精美为邯郸成语做注解,在讲好邯郸故事和推动艺术创新中找到了共赢点。
16日下午,在东风剧团的排练大厅,根据邯郸成语典故最新编排的舞台戏《奉公守法》、《舍本逐末》,正在进行最后地磨合排练,两天后就要下基层演出。
在《奉公守法》中扮演赵奢的演员尹晓华表示:“我在《奉公守法》中扮演赵奢,就是战国时一个收税的税官,他去平原君家去收税……”
邯郸成语舞台戏短小精悍,每一部戏只有十几二十分钟时间,却在戏曲演员的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中,每一条成语都变得可视可感,耐听耐看。
在《舍本逐末》中饰演赵卫后的程霞表示:“我们在过去演出是一个大戏讲的一个故事,但是成语典故很精巧……”
据了解,邯郸市东风剧团成立60多年来,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并重,涌现出一批在戏曲界颇有影响的艺术家和知名演员,先后创作了几十部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和传统剧目。曾7次赴中南海、7次赴北戴河为中央领导演出,并晋京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和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演出活动。面对1584条灿若星河的邯郸成语,东风剧团又开始了新的思考。他们以戏曲表演讲述成语故事,很快就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东风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苗文华表示:“毛遂自荐、胡服骑射等五个成语剧目要为国庆献礼,我们现在已经排出来三个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风剧团目前有46名演职人员,年龄最大的六十岁,最小的十七八岁,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的良好梯队。现在每台戏他们都会启用年轻演员去担当侍卫、侍女等小角色,这些年轻的演员边演边学,一个月后就要担起送戏下基层的主角。
苗文华表示:“现在我这一代肩负的任务就是要传承下去,50岁左右的在舞台上表演,让十几岁的来学习……”
苗文华告诉记者,东风剧团用60多年的戏曲艺术积淀,把豫剧桑派艺术委婉细腻、字乖韵巧、声情并茂、百句不竭的独特风格打磨得炉火纯青。除了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和一应俱全的服装道具,通过每年上百场的文化惠民演出,还集聚了众多的戏迷票友,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东风剧团有信心去讲好包括成语文化在内的邯郸故事,更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助力邯郸文化“活”起来,邯郸旅游“热”起来。
苗文华表示:“园博园那里我们有一出戏叫《白莲花》,你在驻场演出的情况下,演吧绝对那里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