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滥用“仅退款”致商家巨亏,电商平台调整规则应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6: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滥用“仅退款”致商家巨亏,电商平台调整规则应对

2024年夏季,数百名商家在拼多多华南办公室前集会抗议,这一幕成为了电商平台“仅退款”政策争议的缩影。这场风波的源头,正是拼多多推出的“仅退款”政策——允许消费者在无需退货的情况下申请全额退款。虽然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实施过程中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01

政策初衷:提升消费体验

“仅退款”政策最早由拼多多于2021年推出,主要针对价格较低的商品或生鲜产品。这一创新举措简化了退货流程,提升了消费者体验,尤其受到三四线城市用户的欢迎。随后,淘宝、京东等平台相继跟进,使之成为行业标配。

02

商家困境:滥用与损失

然而,这一政策很快暴露出问题。一些消费者利用规则进行“0元购”,即收到商品后申请仅退款,导致商家不仅失去商品,还要承担运费损失。据媒体报道,有商家在“618”期间因“仅退款”和“退货退款”合计损失730万元,最终导致店铺亏损60万元。

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已经形成产业链。相关机构发布的《2024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告》显示,退款问题占网络消费投诉的28.31%,其中不乏“仅退款”的案例。甚至有专门的“羊毛党”群体,通过支付28.8元至298元不等的费用进群,学习如何利用这一规则“薅羊毛”。

03

平台两难: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利益

面对商家的强烈反对,平台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平台需要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商家的利益诉求。有商家表示,平台的“仅退款”规则并没有给商家安全感,甚至有商家选择将这部分损失纳入运营成本,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商品价格等手段来应对,最终这部分成本将由普通消费者买单。

04

政策调整:寻求平衡点

在商家的持续压力下,各大平台开始调整“仅退款”政策。淘宝最新规定明确了仅退款的适用情形,包括商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卖家未能按时发货、商品描述与实际不符等。同时,平台也在加强审核机制,防止规则被滥用。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也已介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近期召见拼多多高管,要求其调整仅退款政策。监管机构明确表示,这一政策给小型商家带来了不公平的负担。京东CEO许冉也公开批评“恶性内卷”,称单纯追求低价的模式有损品质和消费者信任。

05

未来走向:平衡与规范

专家建议,平台应当承担治理责任,不断优化并完善“仅退款”规则。具体措施包括:

  • 合理区分商品品类和具体适用情形
  • 建立商家申诉处理机制
  • 充分吸收商家和消费者意见,平衡双方利益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栋指出,“仅退款”规则推出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便捷服务,但在复杂的网络购物环境中暴露出交易风险。平台需要在保护消费者和维护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场由“仅退款”政策引发的争议,折射出电商行业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如何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保护各方权益,如何在创新与规范之间取得平衡,将是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