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二医创新疗法,73%抑郁轻生患者一次治愈
山东二医创新疗法,73%抑郁轻生患者一次治愈
近年来,抑郁症已成为影响我国民众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目前患抑郁症人数高达9500万,每年约28万轻生人群中,40%为抑郁症患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博士及其团队,经过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超快速抗抑郁”治疗方法,为抑郁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超快速抗抑郁”:创新治疗体系的诞生
“超快速抗抑郁”方法是安建雄博士团队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将三种技术联合使用形成的创新治疗体系。这三种技术分别是:
超级电休克:在传统电休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良,通过精密麻醉深度和肌肉松弛监测,重复刺激脑细胞,直到癫痫波发作时间足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这种升级版电休克解决了传统治疗中成功率低的问题。
静脉快速抗抑郁:通过静脉给药实现快速抗抑郁效果,这是安建雄博士团队在早期研究中就已开始应用的技术。
病人居家自控睡眠:结合安建雄博士提出的“病人自控睡眠”理念,让患者在家中也能进行有效的睡眠调控。
这三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基于医学上“1+1>2”的协同作用原理,实现了更快更强的抗抑郁疗效。与传统改良电休克需要6-12次才能起效相比,“超快速抗抑郁”多数情况下一次治疗即可见效,且记忆力损伤的发生率和程度大幅降低。
科学依据与临床效果
安建雄博士团队通过先进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接受快速抗抑郁治疗的患者进行脑功能成像分析,发现患者在接受治疗两小时后脑功能成像就有显著改善。这一发现为“超快速抗抑郁”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该方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自2022年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快速抗抑郁中心以来,已接待近千名青少年抑郁患者,其中近两百例有严重轻生倾向的患者在接受一次快速抗抑郁治疗后,73%的患者轻生意念消失。
典型案例:从绝望到希望的转变
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是来自成都的一位产后难治性抑郁患者。这位年轻女性不仅多次实施轻生行为,还不断伤害其丈夫和父母,并准备先“处理掉”新生儿,再“解决”自己。在安建雄博士团队的“超快速抗抑郁”治疗下,患者从麻醉中醒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眼里流露出感激的目光,不仅对医生千恩万谢,还开始关心家人,询问父母是否吃饭。这个案例生动展示了该治疗方法的神奇效果。
创新背后的坚持与突破
安建雄博士的创新之路源于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十多年前,一位患有股骨头坏死的企业家在除夕夜轻生离世,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安建雄博士,促使他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启了他在抑郁治疗领域的探索之路。
从2011年成立中国分会,到2016年发表改良电休克再升级科研成果,再到2024年成立国际上第一个“超快速抗抑郁中心”,安建雄博士带领团队不断突破,为抑郁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望未来: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超快速抗抑郁”方法的出现,不仅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也为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随着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从中受益,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快乐。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面临抑郁症的困扰,不妨了解和关注这一创新治疗方法,或许它能为你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