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奶量需要多少?新生宝宝奶量计算公式+婴儿奶量表一次看!
新生宝宝奶量需要多少?新生宝宝奶量计算公式+婴儿奶量表一次看!
新生兒奶量要喝多少?嬰幼兒奶量怎麼計算?本文將說明新生兒每天所需奶量與計算方式,並提供0~1歲嬰幼兒一日奶量表,再分享寶寶吃飽的判斷方式、厭奶期改善方法,和其他哺乳相關問題,為新手爸媽解惑!
一、新生兒奶量喝多少?從公式計算嬰幼兒奶量
剛出生 28 天以內的寶寶被定義為新生兒,這個階段是每位寶寶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也是非常需要足夠奶量的時期。你知道新生兒一天奶量需要喝多少嗎?親餵、瓶餵的奶量要怎樣測量呢?
(一)新生兒一天需要多少奶量?
每位寶寶的奶量都不同,通常建議以「寶寶的重量」與「寶寶出生的月齡」來衡量。
根據衛福部《母乳哺育手冊》中說明,新生兒寶寶至少一天要餵 8 次奶,每間隔 1~3 小時一次。若寶寶出生不超過一週,可以每次增加 5~10 CC 的奶量來餵寶寶。寶寶出生第 0 天(出生當日),一次餵奶建議餵 10 CC,寶寶出生第 1 天,一次餵奶量可增加至 15~20 CC,以此類推。
寶寶出生滿月後,身體狀況逐漸穩定,此時便可以按照嬰兒奶量公式來計算寶寶的一日奶量。出生超過 2 個月後,一天餵食次數可以慢慢調整為 5~6 次。
(二)嬰兒奶量計算:嬰兒奶量公式介紹
親餵奶量計算
親餵母乳原則上無法和瓶餵一樣精確地計算奶量,除非有些媽媽會先將母奶擠出,以瓶餵的方式讓寶寶進食。若是直接以乳房親餵,就不太需要去測量奶量,寶寶會自己吸到喝飽為止。
瓶餵/配方奶奶量計算
瓶餵/配方奶的奶量計算公式如下:
- 一日總奶量(CC)=【新生兒/嬰幼兒體重(公斤數)】×【100~150】
- 每次餵奶量(CC)=【一日總奶量(CC)】÷【每日哺餵次數】
以滿 2 個月大,體重 5 公斤的寶寶為範例,寶寶一天大概可喝 500 CC(5 × 100)到 750 CC(5 × 150)的奶量。假設寶寶一天餵奶 6 次,一次間隔 4 小時,一次可餵 125 CC 左右(750 ÷ 6)。
現在就到亞尼活力官網,使用免費的線上奶量計算機!
二、從 0 歲到 1 歲,嬰兒奶量表一次公開!
每個寶寶生長與發育的速度、食量、所需的奶量都不盡相同,以下的表格僅供參考呦!建議新手爸媽們若有無法確定的地方,可以多和專業醫師、護理人員諮詢。
- 初生未足月嬰兒奶量:一日總奶量約 500~600 CC。
- 滿月寶寶奶量:一日總奶量約 600~700 CC。
- 2~3 個月寶寶奶量:一日總奶量約 700~900 CC。
- 3~4 個月寶寶奶量:一日總奶量約 900 CC。
- 4~6 個月寶寶奶量:一日總奶量約 1000 CC(不超過)。
- 6~8 個月寶寶奶量:寶寶開始搭配副食品,一日總奶量約 600 CC 即可。
- 8~12 個月寶寶奶量:寶寶開始搭配副食品,一日總奶量約 600 CC 即可。
三、怎麼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依照寶寶反應調整新生兒奶量
寶寶吃飽反應 1:排便量與排尿量充足
新手爸媽要觀察寶寶是否吃飽、吃足,並且有吸收到足夠養分,首要觀察項目便是寶寶的排便量及排尿量,確認嬰兒換尿布次數與糞便的顏色、狀態。
以下表格是根據衛福部《母乳哺育手冊》的內容製作,可供判斷寶寶的排泄狀況,確認寶寶真的都有吃足:
寶寶吃飽反應 2:尿液顏色呈現清澈淡黃色
除了排便狀況之外,由於寶寶攝取的水分都來自喝奶,攝取水分多寡會直接影響到尿液的顏色,因此也可以經由新生兒尿尿顏色來判斷奶量足夠與否。
- 喝奶量足夠:尿液呈現清澈淡黃色。
- 喝奶量不足:液顏色深黃、味道重。
寶寶吃飽反應 3:自行鬆口停止吸吮奶嘴、乳頭
新生兒肢體語言也是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的準則之一。當寶寶吃飽的時候,自然會表現出「已經喝够、不想再喝了」的訊號,會自行鬆口停止吸吮,或以舌頭輕輕推開奶嘴、乳頭。
寶寶吃飽反應 4:沒有主動尋乳反應
除了確認寶寶有沒有鬆口或推開乳頭、奶嘴之外,還有一些反應可確認寶寶是否吃飽:
- 寶寶想吃/没吃足的舉動:身體蠕動、吐舌、嘟嘴、舔唇、吸手、還有「主动」转头寻乳等。
- 寶寶已經吃飽的舉動:双手放鬆、想睡。
另外,将手指轻轻碰触宝宝的嘴唇、嘴角或脸頰时,宝宝会转向手指那一侧并吐舌,这只是本能的「寻乳反射」,而非真的没吃饱或肚子饿。新手爸妈们应注意分辨一下宝宝的「主动寻乳反应」与「寻乳反射动作」的差别。
寶寶吃飽反應 5:喝奶速度变慢
寶寶正常的喝奶反应为吸吮力强且深、速度规律(新生兒喝奶速度约 1 秒 1 次)。当家长注意到宝宝规律喝奶持续一段时间后,喝奶速度越来越慢,代表已经喝饱了。
寶寶吃飽反應 6:体重大幅增加
喝奶是宝宝生长、发育所有的营养素来源,因此若宝宝奶喝得够,体重便应符合新生兒体重生长曲线,若没有正常增加,可能代表宝宝奶量喝得不足或有其他发育状况,建议寻求专业医生协助改善并确认原因。
寶寶吃飽反應 7:活动力充足
宝宝活动力充足、精神佳,是奶量吃得足夠的基本表现之一。如果发现宝宝的手脚、皮肤触感冰凉湿冷,并且持续 4~6 小时都没有哭闹、呈现昏睡状态,有可能是宝宝奶量摄取不够,甚至是低血糖的情形,新手爸妈们应多加留意,并向专业医生寻求协助。
补充:亲喂的妈妈可观察自身乳房状况
如果是由妈妈亲喂宝宝,也可以从餵乳前、餵乳后的乳房状态来观察宝宝是否有喝够奶量。
四、宝宝厌奶期怎么办?7 大方法改善宝宝不喝奶!
(一)厌奶期特征:如何判断宝宝到了厌奶期?
当宝宝结束新生儿阶段,成长到一定的月龄时,会自然进入「厌奶期」,顾名思义便是不爱喝奶的时期。一般来说,宝宝会有 2 次、不同阶段的厌奶期:
- 第一次厌奶期:平均在宝宝 3~5 个月大时会出现,有些宝宝可能会提早出现。
- 第二次厌奶期:宝宝 6~7 个月大时可能会出现,通常是在宝宝开始尝试副食品之后。
宝宝在厌奶期时会有一些明显的厌奶期特征出现,例如:别开脸不吸吮奶嘴或乳头、不吞奶、用舌头顶出奶嘴或乳头、喝奶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新手爸妈们观察到宝宝体重下降、常哭闹、活动力变差又不喝奶,那么有可能是「病理性厌奶」,是因為生病或身体出状况才不喝奶的,这种情况下应尽快带宝宝就医治疗。
(二)厌奶期改善的 7 种方法
虽說宝宝厌奶期是十分正常的生理阶段,也是宝宝有好好成长的表现之一,但是宝宝必须还是得喝奶才有足够的养分摄取,遇到宝宝厌奶期怎么办呢?下列提供新手爸妈们一些改善厌奶期的方法:
不强迫宝宝喝奶
强迫宝宝在不想喝奶时喝奶,会让宝宝对喝奶这件事产生负面链接,可能反而导致反效果,让宝宝更抗拒喝奶。
定时、少量、多餐
「定时」的概念非常重要,新手爸妈们应该让厌奶期的宝宝尽量拥有固定的吃饭作息,才不会让宝宝一直在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不过,由于正处于厌奶期的宝宝食量会自然减少,可以适度采取少量、多餐的形式喂食,让宝宝比较有意愿喝奶。
改变餵奶的方式
新手爸妈们不妨尝试改变餵奶的方式,增添一些新鲜感,让宝宝更有喝奶意愿。例如:原先都是亲喂,可以与瓶喂交替,或试试看用汤匙让宝宝少量进食。
调整餵奶的环境
宝宝在厌奶时期喝奶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而分心、中断喝奶,因此建议新手爸妈们可以在一个环境相对安静、单纯,且是宝宝熟悉的环境(例如:家里的房间)中餵奶。
提升宝宝的活动量
宝宝感觉疲倦时,饥饿感自然也会提升,以此来让宝宝更愿意喝奶。
排除宝宝的奶嘴问题
宝宝不喜欢、不习惯的奶嘴也有可能是促成不喝奶的原因之一,新手爸妈们可以尝试调整、恢复或更换成宝宝比较喜欢的那一款奶嘴。
适度尝试副食品
在宝宝厌奶期时,不妨让宝宝少量尝试副食品,增添进食的新鲜感以改善厌奶状况。
五、新生兒的 7 大常見問題
Q1:宝宝喝的奶量有点少,要怎么让婴儿奶量增加?
宝宝感觉奶喝不够、奶量太少、不常出现喝饱的反应,若观察宝宝没有溢奶的情形,便可以帮宝宝少量增加奶量,一次增加 5~10 CC 即可,不要一下子增加太多。
Q2:宝宝喝的奶量不固定,是不是要看医生?
如果宝宝是尚未满月的新生儿,只要观察宝宝的活动力、精神、体重、排便排尿量都正常,即使新生儿奶量不固定也可以不用看医生。
如果是已经进入厌奶期的宝宝(3~5 个月大),喝的奶量不固定或减少也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家长无法自行判断宝宝是不是因为身体出现异状、身体不适才喝不完奶,建议带宝宝给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Q3:新生宝宝喝不完怎么办?
婴儿奶量表都是仅供参考,每个宝宝需要的奶量本来就会有所不同,即使宝宝喝不完奶也不用太担心。若观察宝宝都有吃饱的反应,且体重正常增加,奶量根据宝宝的状况调整就好,未必一定要喝完。
Q4:到了餵奶时间宝宝还在睡,可以把宝宝叫起来喝奶吗?
新手爸妈可依照宝宝的需求,视当下情况决定。若宝宝的精神、活动力、食量都正常,体重成长也符合成长曲线,宝宝晚上熟睡时,不一定要每次都叫醒宝宝喝奶。
Q5:宝宝喝奶时睡着,怎么办?
新手爸妈应避免让宝宝将「睡觉」和「喝奶」做链接,可以尝试用温和的方式叫醒宝宝,例如:餵奶时要把宝宝的包巾都拿掉、抚摸宝宝的脸蛋、背部或手脚、跟宝宝说话、帮宝宝拍嗝,如果是餵母乳的妈妈可以试著换边餵奶,减少宝宝喝奶睡着的机会。
Q6:除了喝奶,宝宝需要额外喝水吗?
嬰幼兒、新生兒需要喝水吗?
6 个月以下的宝宝不用额外补充水分,从乳汁吸收即可。除非遇到宝宝发烧、天气炎热大量出汗,可能有脱水的风险,可再按照医生指示少量补充 20~30 CC 的水。
待宝宝成长到开始增加吃副食品的频率时,可循序渐进让宝宝接触喝水,宝宝 1 岁之后,便可随体重增长,增加喝水的总量。
Q7:宝宝喝奶有哪些要注意的事?
- 餵奶环境:应确保餵奶环境的干净、卫生,包含泡奶的用具、装奶的容器都要经过消毒。
- 餵奶温度:瓶喂应注意配方奶的温度,避免烫到宝宝。
- 餵奶时间:餵奶应建立固定时程,让宝宝建立良好的作息。
- 餵奶姿势:新手爸妈可让宝宝直立并倾斜 45 度坐在大腿上,一手以抱姿固定宝宝,并确认有支撑住宝宝的颈部,避免让宝宝因姿势不当而呛奶或受伤。
- 餵奶状况:餵奶时应时刻注意宝宝状况,如果发绀(指尖、嘴唇或皮肤发黑、发紫)、呼吸过快应立即暂停餵奶;餵奶完毕,应确认宝宝有无溢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