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博十大镇馆之宝:从商代青铜到明代凤冠,参观全攻略
中国国博十大镇馆之宝:从商代青铜到明代凤冠,参观全攻略
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精华的殿堂,珍藏着无数国之重器。其中,十大镇馆之宝更是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工艺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十大镇馆之宝巡礼
后母戊鼎:最重的青铜器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的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这件重达832.84公斤的青铜巨制,不仅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更以其精湛的铸造工艺,展现了商代青铜文化的辉煌。
四羊方尊:青铜艺术的典范
四羊方尊,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这件高58.3厘米的方尊,每边边长52.4厘米,重34.5千克,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使其被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大盂鼎:西周重器
大盂鼎,西周康王时期的青铜礼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这件高102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的重器,内壁铸有291字的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利簋: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这件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的青铜器,内底铸有4行33字的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虢季子白盘:西周盛水器
虢季子白盘,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这件形似浴缸的盛水器,内底部有111字的铭文,讲述了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最早的陶画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葬具。器腹外壁的鹳鱼石斧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陶鹰鼎:原始艺术的杰作
陶鹰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是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的陶器。这件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的陶器,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红山文化玉龙: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玉龙,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这件墨绿色的玉龙,高26厘米,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龙背有对称的单孔。龙身大部光洁,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被誉为“三星塔拉红山文化玉龙”,也称为“中华第一龙”。
明万历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
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1957年10月20日出土于北京明定陵地宫。这件凤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径23.7厘米,重2320克。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冠上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15块,珍珠4414颗。
一天玩转攻略
参观路线
国博的参观路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和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建议按照以下路线参观: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B1层):这是国博的核心展陈,展示了从远古到清朝的历史脉络,重点展品包括前述的十大镇馆之宝。建议在此展区花费较多时间,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北2、3层):展示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11年这170年的民族复兴历程,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文献,展现了中国近代史的波澜壮阔。
专题展览(北4层):包括中国古代瓷器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国古代玉器展等,展示了中国在各个领域的艺术成就。
实用贴士
预约:国博实行全员实名免费预约参观制度,可提前7天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预约。每日分为9:00-11:00、11:00-13:30、13:30-16:30三个预约入馆时段。
交通: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站C口、D口出站最为便捷;公交线路有1路、2路、52路、82路、120路等多条线路可达。
休息与用餐:馆内设有多个休息区,提供简餐和饮品。如果想品尝更多美食,可以到附近的前门大街,那里有炸酱面、卤煮等北京特色小吃。
讲解服务:馆内提供语音导览器租赁和人工讲解服务。语音导览器押金100元,租金10元;人工讲解服务价格为5人或5人以下全程250元,中、西路150元,中路100元,每增加1人加收10元。
注意事项: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尖锐物品等;遵守馆内秩序,勿大声喧哗;拍照时请勿使用闪光灯。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文物浩如烟海,是世界上最棒的博物馆之一。答应我,有机会一定要来一趟北京,来趟国博之旅。参观完毕,从国博出来,过长安街,到天安门广场,等待夜幕降临,欣赏天安门广场的夜景,感受北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