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部队:细菌战背后的真相与警示
731部队:细菌战背后的真相与警示
731部队,这个曾经隐藏在哈尔滨平房区的恶魔实验室,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最黑暗的篇章之一。这里曾进行过大量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研究和人体实验,留下了无数无辜生命的痛苦与悲鸣。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真相。
鼻疽菌实验:731部队的罪恶开端
2024年9月,日本学者末永惠子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揭露了731部队重要成员佐藤大雄的罪恶履历。佐藤曾以陆军军医的身份,深度参与了日本对华实施的细菌战,从研究细菌到指挥实施人体实验,再到参与对中国浙赣地区实施细菌战。
末永在论文中首次公开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保存的二战期间“九州帝国大学”授予佐藤大雄医学博士学位的相关档案。档案显示,佐藤在1932年参与了上海“一·二八”事变,1935年进入日本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1936年至1938年在731部队履职。
佐藤向九州帝国大学递交的关于鼻疽的论文摘要显示,该论文由14篇单独的小论文组成,内容包括对鼻疽菌的培养,鼻疽菌在干燥、寒冷等条件下的抵抗性实验,将鼻疽菌涂抹或注入蔬菜、水果、鸡蛋的实验,对豚鼠、老鼠进行的鼻疽菌实验,等等。
但当他讲到第9个实验时,奇怪的文字出现了:“对鼻疽菌进行了S型和R型的菌落分离实验。S型是强毒株,通常只能从人体中分离出S型,但有一例分离出了R型”。这当中不仅有“人体”,还有清晰的实验数据“一例”。末永表示,虽然单从这句话上不能判断出论文是通过非人道的人体实验得来的,但无论是从其论文撰写的由浅及深、由植物到动物的前后逻辑,还是从该论文的发表时间(其在731部队时期),抑或是从“一例”等清晰描述主动实验的词汇,都极易让人怀疑该论文是主动实施了非人道的人体实验后得来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研究员吕晶表示,美国战后对日本实施调查后撰写的《桑德斯报告》《费尔报告》和《希尔报告》,都提及731部队曾将鼻疽菌作为媒介物进行研究,并利用人体实验实施了病理解剖。
炭疽杆菌实验:人体成为试验品
1938年6月,佐藤从731部队调转至侵华日军防疫给水部去支援安庆作战,同年8月,被任命为侵华日军第4防疫给水部部队长,参加武汉作战。1939年10月,他又转入刚成立不久的1644部队,并于1940年1月升任该队第一科长。
吕晶告诉记者,1644部队是侵华日军设在南京的、和731部队一样的专业细菌部队。1939年4月,日军在南京闹市中的中央医院秘密设立了细菌研究部队。首任部队长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的部队长石井四郎,当时因由其兼任部队长,故该部队又称为“石井(四)部队”。该部队设4个科,第一科就是关押俘虏进行人体实验、病理研究的机密核心部门。
末永在“石井(四)部队研究会记录”中找到了佐藤与他人共同署名的一份报告——《根据脾脱疽菌的动物实验(第一报)》。末永告诉记者,脾脱疽菌又名炭疽杆菌。尽管该报告标题采用了“动物”,内容上也将实验对象称作“马”,但文内有“诉说局部痛和腹痛”,以及“以下10行删除”等反常之处,属于欲盖弥彰,充分表明实验对象不是动物而是人,也就是说,佐藤大雄参与了人体实验。
“少年兵”的证言:无法抹去的罪证
2024年8月,94岁的清水英男重返中国,来到位于哈尔滨市的731部队罪证陈列馆、731部队旧址,指认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并向受害者表示真诚道歉与忏悔。清水在26日的记者会上讲述,站在石碑前,他又想起自己在731部队期间进入特设监狱捡拾未烧尽人骨的场景。“我希望自己忏悔谢罪的心情能有一部分传达给受害者。我虽然谢罪了,但如果就此感到轻松,是不能原谅的。”
清水曾回忆说,731部队的队员不仅成为细菌实验的对象,而且一旦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感染了病菌,还会被活体解剖。清水曾成为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实验对象。部队给清水吃下含有细菌的馒头后,他发烧到42度并连续高烧一周。如果当时确认清水感染病菌,他可能已被活体解剖。
731部队当年的诊所在一楼,楼上是标本室,清水在这里见过很多孕妇标本、胎儿标本、婴儿标本以及人体器官标本。日本战败后,731部队溃逃前炸毁了该部队的全部建筑,并销毁了所有罪证,清水也参与了炸毁建筑的行动。这次去中国,清水看到的只是很多空瓶子。“如果看到了标本,可能会想起更多以前的事。”他说。
罪证陈列馆:历史的见证与警示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23号。1982年正式纳入政府保护管理轨道,现有23处重点旧址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为24.8万平方米。新馆于2015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采用半地下地景建筑形式,寓意“黑盒”,建筑面积9997平方米,展陈面积4500平方米。
陈列馆坚持“简约、朴素、真实、可信”的策展理念,展览分为六部分,以七三一部队研制细菌武器和实施细菌战为主线,以日本细菌战军事战略、特别移送、毁证与逃脱、细菌战贻害为辅线,全景式展示日本进行细菌战国家犯罪的史实。
截至2022年12月,陈列馆拥有七大类近10万件馆藏罪证文物及史料,构成了相互印证、真实完整的立体罪证链条。改陈新增罪证文物2862件、新增罪证史料23000页、新增对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跨国取证的影像资料810分钟;新增相关战时图书资料及相关展品5980件;增设展柜28个,新制作展台展托50余组。对原有沙盘、场景、模型、雕塑等40处艺术展项进行了全面修复提升,新制作1:1比例的囚车模型1个。
参观者的反思: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当你踏入731部队遗址,仿佛时间被扭曲,拉回到那段暗无天日的战争岁月。遗址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无尽的痛苦与悲愤。”一位参观者在小红书上写道。
陈列馆中,一份份详实的资料、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将731部队的暴行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些冰冷的实验器具,曾经沾染着无数无辜者的鲜血。活人解剖、细菌实验、毒气测试……这些惨无人道的罪行,突破了人类良知的底线。侵略者以毫无人性的手段,将鲜活的生命当作随意摆弄的实验品,制造了一场场人间炼狱。
遗址的建筑虽已斑驳,却如沉默的证人,静静诉说着当年的罪恶。寒风穿过破旧的门窗,似能听见受害者痛苦的呻吟与绝望的呼喊。在这里,和平的阳光曾被战争的阴霾彻底遮蔽,人性的丑恶被无限放大。
走出遗址,心情无比沉重。这段历史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伤痛,更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让731部队遗址成为一座警钟,长鸣在岁月长河中,告诫全人类永远警惕战争的恶魔,守护和平的珍贵。
正如清水英男所说:“希望日中两国友好交往,决不能让战争重演。”这句话,清水在记者会上重复了很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