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女飞行员余旭、航母英雄张超:空军航空大学的骄傲
歼-10女飞行员余旭、航母英雄张超:空军航空大学的骄傲
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员的摇篮
空军航空大学,这所成立于1946年的军事学府,见证了中国空军的发展历程。作为全国唯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它已经为国家输送了超过12万名各类空军人才,其中包括多位战斗英雄和200多名共和国将军。在这所大学里,诞生了无数传奇飞行员,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中国空军的辉煌历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位从这里走出的传奇飞行员的故事。
余旭:首位歼-10女飞行员的蓝天梦
1986年,余旭出生在四川崇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她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责任感。为了节省费用,她每天步行往返学校,中午也回家吃饭。中学时期,她学习优秀,能歌善舞,原本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学校的学生。然而,2005年的一次招飞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在二十五万报名者中,余旭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三十五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之一。2009年,她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正式编入空军歼击机航空兵部队。同年,她参加了国庆六十周年阅兵,驾驶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零米零秒飞越天安门广场。
2012年7月29日,余旭完成了歼-10战机的单飞,成为中国首位驾驶三代战机的女飞行员。2014年,她加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代号“金孔雀”。在表演队中,她多次执行高难度飞行任务,展现了中国女飞行员的风采。
2016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进行飞行训练时,余旭所在的八一飞行表演队遭遇了一等事故。在危急时刻,她首先考虑的是保护飞机和队友的安全,最终因跳伞失败,壮烈牺牲。她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中国空军精神的象征。
吴春宏:从军营到民航的飞行传奇
1984年,吴春宏从兴宁一中毕业,同年参加了空军飞行员选拔,成功进入空军航空大学。198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成为空军自主培训的首批本科学历飞行员之一。
在空军服役期间,吴春宏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副团长等职务。他多次参加重要的军事演习、实兵演练、轮战等重大军事行动,并参与了成都飞机公司的歼七FX型战机试飞验证任务。服役期间,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撰写的多篇战术论文获得“空军军事学术研究成果”奖励。
2003年,吴春宏以空军中校军衔、副团长身份转业,加入深圳航空公司。他迅速完成了从军用到民用飞行的转型,安全飞行22000多个小时,圆满完成了20多万人次的空运任务。同时,他还担任飞行教员,培养了近20名新机长,为民航飞行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超: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最后飞行
1986年8月,张超出生在湖南岳阳。2004年9月,他考入空军航空大学,开始了他的飞行生涯。2006年12月,他进入空军第四飞行学院学习,随后在2007年6月转入空军第五飞行学院。2008年5月,他被分配到海军航空兵某训练基地,成为一名副连职飞行员。
2010年5月,张超晋升为海军航空兵某团正连职飞行员。2012年3月,他成为该团中队长。2013年5月,他晋升为副营职。2015年5月,他被调入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担任中队长。
2016年4月27日,对于张超来说,本是一次普通的舰载机训练。然而,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飞机突发电传故障。危急关头,他没有选择立即跳伞,而是试图保住战机。尽管最终被迫跳伞,但因高度过低,降落伞未能完全打开,张超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这三位飞行员,虽然他们的飞行轨迹各不相同,但都展现了空军航空大学培养的飞行员的共同特质:对飞行事业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在关键时刻的英勇牺牲精神。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为中国的航空事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