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技术在果业中的应用,果农学习这几点,提高优质效益!
果树栽培技术在果业中的应用,果农学习这几点,提高优质效益!
为了提高现代林果业种植水平,为果农创收更多的经济效益,果树栽培需要得到精细化管理,保证果树生长稳定与寿命延长。本文首先分析果树的生长基础条件,而后对果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果树栽培技术在现代林果业中的应用建议,以期获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1 果树生长条件
果农要想使果树一直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就必须及时关注果树的生长环境是否能给果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是否存在对果树生长不利的因素等。而影响果树健康、稳定生长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如温度、水分、土壤肥沃程度等。果农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合相关措施,调整这些影响果树生长的基础条件。
1.1 温度控制
温度对果树来说是其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种类的果树有着不同的温度适应范围。例如,我国山东省种植的果树大多为有自然休眠习性的落叶果树,因为此区域基本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温度为12℃,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则为偏南风,平均风速为2.7m/s,最大冻土深度不超过50 cm,同时年平均湿度在60%以上。这些条件给果树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保障一些适合在当地生长结果的果树为果园管理人员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1.2 水分
不同的果树对水分需求不同,抗旱能力也有强有弱,因此果农必须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种类等科学选择果树类别,保障果树可以在此生长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坐果率与更好的生长状态。同时,当地的年降水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果农必须配合科学的监测结果,选择种植适宜的果树种类。
1.3 土壤
一些果树对土壤成分要求较高,因此果农必须在科学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果树的种类。例如,环境适应性强的梨树与枣树只需配合较为经济的管理措施即可保障其产量高且稳定,果树也可以维持较长的寿命,甚至可达上百年。因为每个地区的土壤特征较为明显,因此果农在选择果树类别时必须及时关注土壤的基础特性,如酸碱度、腐殖质含量、沙化程度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果树的生长。
2 果树栽培技术应用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2.1 种植技术、管理层面的问题
当前,我国果树栽培技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一些林果产业,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方法不适配等问题降低了水果品质。同时,我国的林果产业生产方式不够先进,大多为分散式、小规模的管理形式,这使果园的自然灾害抵抗能力一直无法达到相应水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水果的运输管理水平不够高,因此水果的销售管理层面一直存在问题,导致果品质量不高。
2.2 林果业规模效应不突出
以前农民仅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或跟风种植水果,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导致水果滞销,无法给林果业带来经济利益。今后,果农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市场需要的水果,形成产业规模。在政府的帮助下,调动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但由于我国果树栽培技术一成不变,导致林果产业发展不具备规模效应。
3 果树栽培技术在现代林果业中的应用建议
3.1 研发先进的栽培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高速发展,果树种植业也不例外,借助新型栽种技术,让果树的栽植过程更加稳定、安全、高效。同时,为了克服复杂的生长环境对果树生长造成的阻碍,果树栽培技术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趋势。矮化密植技术是众多栽培技术中拥有突出优势的一种,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基本原理是通过与果树矮化品种进行整合,使果树的树形更加矮小,缩减占地面积,同时加密种植,这些处理让果树的产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密集化的果树栽种,让管理工作的落实更加高效,减少了人力与物力的占用,简化了管理步骤。落实果树栽种操作之前,果农要对植株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确定,科学设计每棵果树之间的间距,总体维持在0.5~1.0m即可**。全部的栽种步骤完成后,整理苗圃时如果发现部分植株之间的距离过近或过远,果农需要在果苗发育出花芽时进行调整,以保证苗圃的空间资源被高效利用,同时保证果苗长势良好。
栽种之前还要对土地进行施肥、埋土、防寒操作,这一系列操作可以让植株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更适合果树的生长。无毒苗木的培育可以保证果树生长过程更加稳定,不受病害侵扰,提高果树成活率。同时,为了让土壤肥力得到保证,果农可以套种其他豆类,豆类植物根茎上的根瘤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树木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果园产量,从而提升果园的经济效益。
3.2 注重修剪技术的落实
现代林果业种植技术的高效落实可以让果树的成活率更高,但是要想保证果树的果实产量,还需要果农科学、合理地落实修剪技术。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属于较为先进的果树修剪技术,虽然我国引进较晚,但是此项技术在国外已经应用得较为成熟,同时推广范围较广泛。基本使用规范是根据果树的种类、生长习性、整体结构进行整形与修剪,保证果树上结的果子都能得到全面的阳光照射,提高果实质量。
要想获得高光效树形,果农需要提高树干的高度,通常果树的主干高度要高于1.2m,树冠高度要达到2.5m,如此才能保证树冠的透光性、通风性达到标准。但是,不可让树冠的高度过高,否则会因为过于高大而导致果树下的阳光照射需求无法被满足。同时,过多的树干可能会影响果树的平衡性生长,导致果树出现上强下弱的情况。另外,果农要对树枝的疏密程度进行精确控制,尤其是果树主枝干的数量,保证每个枝干上结的果实都可达到最大数量,果实的养分需求也都可以得到满足。
果树的树形最好是纺锤状,这可以让光照的穿透力更强,进而保证每个果实的生长状态良好。果农还要对叶幕层进行修剪,让果实得到更多的光照,进而保证果实的品相。落实修剪工作时,需要全面考虑影响果树生长的各种因素,如土壤的肥沃程度、水分的充足性等,保证树木的整体生长效果更好。同时,注意剪口的角度与方向,并按照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等顺序开展树木的整体修剪工作,保证可以获得最佳的修剪效果,保证树木的生长更加稳定。
3.3 果园的先进管理措施
授粉工作影响着果树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果农必须对此项工作倾注足够的重视,在特定的时期落实相关措施。例如,在果树开花期利用蜜蜂或其他昆虫等帮助果树授粉,也可采用人工方式促进授粉工作高效落实,保障果树的坐果率达到最高。人工授粉时,要选择结果能力较强的花朵,使用自制工具帮助授粉。如果花朵数量过多,可能会影响果树坐果质量,因此种植人员还必须进行疏花操作,保证树枝上的花朵数量合理。为了避免果实大小受到距离影响,需要在花朵凋落后对果树果实的距离进行规范,保障每颗果实的距离在20~30 cm即可。种植人员还必须将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果实及时摘掉,防止殃及其他健康果实。
落实果园管理工作时,必须根据果树的生长状态及果实质量进行水肥管理,及时补充果树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肥料。通常,施肥工作需要与季节配合,早秋时节,果农应对果树进行基肥管理,使用腐熟的牛羊粪便或者农作物秸秆满足果树生长的养分需求。也需要配合使用一些化学肥料进行追肥,追肥的参考因素是果树生长状态及表现出的元素缺乏症状。为了让果树的肥料吸收效果更好,果农需要在肥料施用过后及时浇水,保障肥料元素可以被输送到果树根部,及时被果树吸收。与此同时,施肥管理过程中要对果树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及时配合相关管理措施。例如,将外露的根系及时掩埋,防止果树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病虫害防治也是果树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性工作,因此果农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及时预防,防止病虫害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给果树种植人员带来经济损失。与此同时,最好配合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对果树生长环境的污染与对果树的伤害。对于那些无法通过生物防御手段进行预防的病虫害,管理人员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前期进行药物预防,但要保证使用剂量合理,不会对果树的生长与果实发育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