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最新鞭炮限放攻略出炉!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0: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最新鞭炮限放攻略出炉!
随着春节临近,泉州街头巷尾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然而,想要在泉州燃放鞭炮庆祝新年,可得先了解最新的限放政策。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泉州最新鞭炮限放规定,让您在遵守法规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泉州独特的春节氛围。
01
泉州最新鞭炮限放政策
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禁止或限制在中心市区及重要场所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泉政规〔2023〕5号),泉州对鞭炮燃放实施严格管控。
禁止燃放区域
- 文物保护单位
- 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 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
- 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
- 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
- 山林、草原等重点防火区
- 鲤城区、丰泽区、泉州开发区全境和洛江区万安街道、双阳街道(除鲤城区江南公园、丰泽区丰海路滨海公园等2处区域外)
- 其他县(市、区)规定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其他地点
限制燃放区域、时间和品种
限放区域:鲤城区江南公园(北至顺济新桥,西南至江滨南路,东南至泉州大桥,西北面为晋江)、丰泽区丰海路滨海公园(东海大街至滨海街段)。
限放时间:
- 除夕、正月初一全天
- 正月初八22时至正月初九10时
- 正月十五6时至22时
- 其他时间禁止燃放
限放品种:限制燃放区限燃200响(含)以下爆竹及燃放高度不高于3米的低硫无硫环保小型烟花。
02
违规燃放的处罚
在禁放时段和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将由公安部门依法责令停止燃放及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具体处罚标准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03
泉州春节传统习俗
泉州春节有着扎实满当的“行程表”。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有不同的习俗活动。比如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无姿娘、初四接神、初五舀肥、初六倒机、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麻酱生、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十三吃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
其中,正月初九“天公生”是泉州人的重要节日,通常在除夕夜敬拜天公。在泉州南安的一些地方,初九这天会举办非常热闹的民俗表演,并宴请宾客。
04
限放政策下的年味体验
虽然鞭炮燃放受到限制,但泉州的春节氛围依然浓厚。游客可以选择以下方式体验泉州的年味:
- 文化活动:参与泉州各地举办的庙会、舞狮、灯谜等传统活动。
- 美食体验:品尝泉州特色小吃,如面线糊、姜母鸭、卤面、烧肉粽等。
- 宗教祈福:前往泉州各大寺庙,如开元寺、关岳庙等,参与祈福活动。
- 民俗体验:体验泉州特色的簪花、闽南语拜年等民俗活动。
05
春节期间来泉州旅游注意事项
- 天气:近期泉州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温度较低,建议携带防风外套和薄内搭。
- 交通:泉州古城区内交通不便,建议选择步行或乘坐小白车。避免自驾前往,以免遭遇堵车。
- 景点:西街、钟楼、关岳庙、浔埔村、洛伽寺等是泉州必打卡景点。其中,关岳庙是泉州香火最旺的寺庙,可以领取免费香火和拜拜指南。
- 美食:泉州美食众多,推荐巷仔阿花沙茶火锅、鲤舟记闽南菜、客必隆香骨鸡腿等。
- 特产:可以购买蒜蓉枝、菜头酸、鱼卷、芋头饼等泉州特产作为伴手礼。
泉州的鞭炮限放政策虽然限制了部分传统习俗,但同时也保障了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游客在泉州旅游期间,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泉州的美好环境。同时,泉州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依然能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春节氛围。
热门推荐
世界心脏日:胸痛的真相揭秘
胸痛可能是心理问题的信号
福源牌双氯芬酸钠片的正确储存方法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华法林:危险的药物组合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你吃对了吗?
双氯芬酸钠滥用,小心身体亮红灯!
解码成语里的快乐心理学
喜气洋洋:一个成语里的中国年味
问鼎河南:精选9城18处5A景区,10日深度游
普惠金融提质增效再升级
可得性、风险与利率:最新报告详解普惠金融中的“不可能三角”
《月歌行》:洛歌柳梢的双结局虐恋情深
抑郁症患者胀气的科学解决方案:从“脑-肠轴”到心理调节
大师改良红烧肉:用糖色替代油脂,实现肥而不腻
胀气问题的饮食解决方案
红烧肉制作详解:五花肉、冰糖、香料的最佳搭配方案
六根石斛浓缩一袋,这款原浆助缓解胃胀气
冬季胃胀气的中医调理:饮食方案与生活方式指南
乳酸菌助力消化:无糖酸奶缓解胀气效果佳
VMware虚拟机内存优化完全指南:从设置调整到工具使用
VMware虚拟机内存优化全攻略:6大实用技巧详解
福州三中开展消防安全主题活动,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多机位拍摄助力消防救援:从南京商场火灾看现代消防技术应用
合同中应涵盖哪些基本条款?
轻松掌握梯形高度计算: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两种方法
梯形高度计算公式与应用:附速记口诀
从屋顶到楼梯:梯形高度计算在建筑设计中的关键作用
等腰梯形高计算技巧:勾股定理等三种解法
冬季植物养护:科学应对枯萎难题
从节日到节庆:广西三月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