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陆游《落叶》:秋夜听漏,愁人听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4: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陆游《落叶》:秋夜听漏,愁人听雨

落 叶
宋·陆游
万瓦清霜伴月明,卧听残漏若为情。
无端木叶萧萧下,更与愁人作雨声。

【词句注释】
1.万瓦:形容屋顶的瓦片众多,此处泛指整个屋顶或房屋。清霜:清冷的霜,深秋时节,夜晚屋顶、地面等地常结有霜。伴月明:与明亮的月光相伴。
2.卧听:躺在床上倾听。残漏:漏壶中滴漏将尽的声音,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尽则夜深。此处也暗含时间流逝、岁月无情之意。若为情:为何如此(引发情感)?这里表达了诗人从漏壶声中听出了愁苦的情绪,实际上是诗人自身情感的投射。
3.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木叶萧萧下:树叶纷纷飘落的声音。萧萧,形容风吹叶落的声音。这里表达了树叶飘落似乎没有特定原因,实则暗含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4.更与:再加上,与前面“无端木叶萧萧下”相呼应,进一步加深愁苦情绪。愁人:忧愁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作雨声:听起来像是雨声。这里用“作”字,表明落叶声在诗人听来如同秋雨声一般,更加增添了愁苦的氛围。实际上,并非真的下雨,而是诗人情感上的感受。

【白话译文】
深秋的夜晚,万千屋瓦上覆盖着清冷的霜华,与明亮的月光相伴。我躺在床上,聆听着那即将尽头的更漏声,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情感。
无缘无故地,树叶纷纷萧萧落下,更添了愁绪满怀的我心中凄风苦雨般的声音。

【作品赏析】
陆游的《落叶》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伤秋诗作,通过描绘深秋夜晚的景象——清霜、明月、落叶,以及夜深人静时的更漏声,营造了一种孤寂、愁苦的氛围。诗人借落叶之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无奈,将自然界的萧瑟与内心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感慨。
首句“万瓦清霜伴月明”,开篇即营造了一个清冷而孤寂的氛围。“万瓦”形容屋顶的广阔,暗示了这是一个宁静而空旷的夜晚;“清霜”则点明了时令为深秋,清冷的霜气覆盖了万物,给人以寒意;“伴月明”三字,月光皎洁,与清霜相映成趣,既增添了画面的清冷感,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月光与清霜的结合,构成了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秋夜图景,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次句“卧听残漏若为情”,诗人转而描写自己的状态与心境。“卧听”二字,将诗人的姿态与心境展露无遗,他躺在床上,难以入眠,只能静静地听着时间的流逝。“残漏”指的是夜将尽时漏壶的滴水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问“若为情”,实则是自问自答,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由此而生的愁绪。
三四句“无端木叶萧萧下,更与愁人作雨声”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情感表达最为集中的地方。“无端木叶萧萧下”,落叶本是自然现象,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无端”之事,透露出一种无奈与伤感。落叶纷飞,萧萧而下,不仅加剧了秋夜的清冷,更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更与愁人作雨声”,落叶落地的声音,在诗人听来竟如同细雨绵绵,这雨声不仅打湿了秋夜,更打湿了诗人的心。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通感手法,将视觉上的落叶与听觉上的雨声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深化了愁绪的表达。
“愁人”是诗眼,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为诗人愁苦,所以“残漏”、“木叶萧萧下”的声音在诗人听来也是愁苦的。
全诗有两处让诗人感伤,一是“残漏”的声音,“残漏若为情”说明诗人从残漏的声音里听出了情绪,其实是诗人自身的情绪移情上去的,从后文可知,这情绪是愁苦;二是“木叶”萧萧下的声音,“更与愁人作雨声”在愁苦的诗人听起来,更像是秋雨的声音。
《落叶》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夜晚的清冷景象和落叶飘落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情绪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句中充满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上过前线作战,一贯主张抗金,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年退居家乡,过着清贫、忧愤的生活。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合称为“南宋四大家”。陆游不仅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词人。作品编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等等等。有《放翁词》一卷,又《渭南词》二卷。《全宋词》存词一百四十余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