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劳动纠纷劳动局该不该管?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有何不同?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7: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劳动纠纷劳动局该不该管?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有何不同?

当遇到劳动纠纷时,很多人会疑惑:劳动局到底有没有管辖权?如果有的话,其处理方式与劳动仲裁有何不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劳动纠纷劳动局该不该管

  1. 依据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局对劳动纠纷是具有管辖权的,劳动者利益被侵犯的可以向劳动局投诉,由劳动局介入调查。

  2. 法律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有什么不同

  1. 执法主体不同
  • 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
  • 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建立的特定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及用人单位三方面的代表组成。
  1. 法律行为不同
  • 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作出劳动监察作用的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
  • 而劳动仲裁则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活动,作出的裁决属于一种国家授权的仲裁机构对发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
  1. 工作职责不同
  • 劳动监察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依照法定的行政职权主动进行,不需要相关人提出请求;
  • 而劳动仲裁机构则是受理劳动关系当事人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需先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才能受理案件,否则,仲裁部门不主动介入。
  1. 法律地位不同
  • 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行政部门同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之间是行政管理关系;
  • 而在劳动仲裁的所有程序中,仲裁机构是一种“中间人”,不作为当事人而处于“第三者”的地位。
  1. 法律后果不同
  • 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监督机关一经作出处理决定,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执行。有关当事人不服处理决定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在申请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影响决定的执行。
  • 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并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是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只有法定期限届满,双方当事人不起诉的,仲裁裁决书才发生效力,有关当事人向法院起诉,也不是以仲裁机构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而是以劳动争议的另一方为被告提起普通的民事诉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