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现禾花鱼泛滥,专家:过度放生需警惕
广东多地现禾花鱼泛滥,专家:过度放生需警惕
禾花鱼,这种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的小型鱼类,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餐桌上的佳品。从《舌尖上的中国》的介绍,到湖南、广西等地的特色美食,禾花鱼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然而,这位“餐桌上的常客”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处境: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
禾花鱼的营养价值
禾花鱼,又称田鲤鱼或乌鲤,主要在南部山区一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具有鲜甜香嫩的特点,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体重在50-250克。和普通的鲤鱼相比,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腹部为淡紫色。细叶鳞,皮薄,隐约可见内脏。它肉多刺小,有主刺无细刺,肉质细嫩清甜,无腥味。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8.06%,氨基酸总量为73.66%,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3.54%。清代乾隆盛世曾是宫廷贡品。著名的品种有桂林禾花鱼、湖南郴州禾花鱼等。全州自古有谚云:“禾花鱼下酒,见者不走。”鱼出田时,户户飘香,全州人古有“见者入席,喝酒吃鱼”的习俗。
禾花鱼的烹饪方法
禾花鱼的食用制作方法多种多样,现在在这里介绍“酸豆角焖禾花鱼”的做法。
网络真是个好东西啊,在11月份的南宁怎么能买得到禾花鱼呢,于是上广西特产网网购了一份禾花鱼,现在开始做“酸豆角焖禾花鱼”啦!
这是网购的禾花鱼,包装精美,光是看着那金黄的色泽就让人垂涎了。
如果你不想那么麻烦开锅煮菜的话,拆开包装后把禾花鱼放进微波炉加热12分钟,再撒上点椒盐就可以享受美味了(因为禾花鱼本身是没有什么味道的,所以要根据个人口味加上点调料才好吃)。这样可以当佐酒小菜,约上三五好友,一边举杯畅饮,一边品尝香酥禾花鱼,人生一大乐事啊!想要了解更多美食做法就要时刻关注广西特产网了。
要做“酸豆角焖禾花鱼”的话,刚拆包装的禾花鱼放在碟子上备用就可以了,不用放进微波炉加热。
准备材料:禾花鱼,酸豆角(适量),胡萝卜(半个),红辣椒2个,精盐、味精、蒜米、姜、油适量。(胡萝卜也可以换成番茄,视个人喜好而定)
热锅下油,再放入切好的酸豆角、胡萝卜条、辣椒碎下锅翻炒;接着加少许水,放入禾花鱼,焖炒15分钟以上。(要焖炒够15分钟以上,要不禾花鱼就不入味,细工出美食嘛)
焖炒过程中可加点醋和酒;快出锅时放入精盐、味精、等调味即成(视个人口味而放)。
色香味俱全的酸豆角焖禾花鱼出锅啦~~
没想到这个季节也能吃到这么美味的禾花鱼,开心至极啊!
你是否也想吃那么美味可口的禾花鱼了呢,只要你的鼠标轻轻一点,心动不如行动哦
禾花鱼不仅适合做香辣菜,还能尝试以下几种风味:
- 酸豆角焖禾花鱼:搭配酸豆角和小米辣,简单煎制后加水焖煮,酸辣开胃。
- 剁椒禾花鱼:用剁椒、蒸鱼豉油等调味清蒸,突出鱼肉鲜嫩。
- 番茄豆腐禾花鱼:与豆腐、番茄炖煮,汤汁浓郁,清新解腻。
- 麻辣禾花鱼:加入干辣椒、芦笋等,麻辣爽口。
- 禾花鱼豆腐汤:与豆腐同煮,清淡养生。
禾花鱼的文化背景
禾花鱼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四集中,湖南靖州的腌鱼腊肉让禾花鱼出了风头。禾花鱼在清代乾隆盛世时曾是宫廷贡品,其养殖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在广西、湖南等地,禾花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全州人古有“见者入席,喝酒吃鱼”的习俗,禾花鱼出田时,户户飘香,成为丰收季节的象征。
禾花鱼的生态影响
然而,这位“餐桌上的常客”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处境: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近日,一位广东清远的钓友发文称当地的禾花鲤已经泛滥成灾了,自己在北江一天可以轻松钓上几十斤,这一消息让大量钓友都心动了,甚至还有人评论说工作不干了,专门去北江钓鱼去,这激动的感觉从文字就能看出来。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疯狂的鱼情,也是让很多人感到担忧。
据这位钓友描述,现在清远北江里的禾花鲤数量已经多到难以置信。之前他在北江钓鱼时,鱼获大多都是餐条、罗非鱼,而现在除了禾花鲤之外就没别的鱼了。虽然禾花鲤的体型不算大,但特别的贪吃,钓友如果在北江从早钓到晚,钓上50多斤不是问题,上钓的都是禾花鲤。在自然水域中野钓,一天的鱼获能达到几十斤,这种情况相信许多钓友都是难以想象的。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钓友还说这都算是一般情况了,鱼多的时候,人拉鱼都拉麻了,后来钓得禾花鲤太多,钓友还放生了一部分。在广东和广西的自然水域中,禾花鲤并不算是很稀有的鱼类,但这么密集的禾花鲤群,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为什么北江里的禾花鲤这么疯狂,导致禾花鲤在北江大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像这样又疯狂又罕见的鱼情,除了会让钓友们看得激动以外,网友们看得也是相当震惊,在当下的生态环境中,竟然还能出现这种泛滥的鱼群,实在有些违背自然规律。而广东网友对于这情况表现很淡定,他们觉得这没什么稀奇的,因为广东人不爱吃禾花鲤,不仅味道不好,鱼刺也很多,它们的繁殖速度迅速,因此数量再多都不意外。
广东人确实不怎么吃鲤鱼,之所以这样一方面与文化背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广东人在饮食上的偏好有关。和普通鲤鱼相比,禾花鲤的肉质会更加脆嫩一些,不管是在广东还是广西,还是有一部分人喜欢吃这种口感的鱼。
这位清远的钓友虽然钓到了几十斤的禾花鲤,但他已经不想再钓到禾花鲤了,不过他每天还是会往家里带几十斤的鱼,由此可见,还是有人喜欢吃禾花鲤的。至于北江里的禾花鲤为什么突然这么多,很大可能就是有人放河中大量放生了。
事实上,据有关资料显示,禾花鲤突然变多的水域可不是只有北江,在广西的柳江、邕江,福建的闽江,甚至是海南的一些河道、水库中,禾花鲤的数量都是居高不下的。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两广地区,放生禾花鲤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至于流行起来的原因,可能和我国对江河生态的保护以及对外来物种的管控有关。禾花鲤外表好看,寓意也良好,在放生圈里特别受欢迎,并且最关键的是禾花鲤的繁殖能力很强,饲养它们的成本低,所以商家为了利润,就会更加努力的把禾花鲤推荐给放生者。
在了解完背后的原因,现在再来看看禾花鲤大爆发的情况,虽然禾花鲤的数量泛滥代表着垂钓资源的丰富。不过还是有人觉得当禾花鲤数量失控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破坏。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举个例子来说,当一片山林里的兔子或者野猪太多了,那这片山林里的生态也就被破坏了。而我国当下的江河生态系统本来就在恢复之中,如果把禾花鲤持续不断的往大型水域中放生,那十几年之后,这些水域的情况估计都不容乐观。
之前还有海南的钓友发文称在当地的一条河流里,禾花鲤的数量已经比罗非鱼还多了,如此看来,随着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放生队伍中,禾花鲤在未来的影响绝对不能小看,也希望有关部门能注意到这些现象,采取相关的措施去处理。
禾花鱼的泛滥不仅影响了其他鱼类的生存,还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合理养殖和科学管理是保护禾花鱼资源的关键。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禾花鱼的生态影响,避免过度放生和捕捞,保护好这位“餐桌上的常客”,让它继续为我们的餐桌增添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