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社区食堂转型记:从公益助餐到多元经营
辽宁社区食堂转型记:从公益助餐到多元经营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探索社区食堂建设,不仅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还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吸引全年龄段居民。然而,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社区食堂也面临着经营困境。本文将深入探讨社区食堂如何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沈阳市皇姑区未来社区食堂面向“一老一幼”实施价格优惠政策。
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
近年来,辽宁省各地积极探索社区食堂建设,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
在鞍山市铁西区繁荣乐佳社区食堂,一道道热气腾腾的家常菜陆续出锅,居民们边享用美食边聊着家常。67岁的胡东平表示,社区食堂解决了老年人的用餐困扰,"孩子们都在外工作,家里就剩下老年人,做多了吃不完浪费,做少了又担心营养跟不上。到家楼下的社区食堂吃饭,10元就能吃到二三十种菜,饭菜的软硬咸淡都很合适,家里都不咋开火了。"
鞍山市立山区灵山街道东沙河社区的百姓大食堂推出了"一元早餐",每天早晨都有200多名老人前来就餐。同时,还针对社区的残疾人、低保户、失独居民提供优惠的6元中餐、晚餐自助。
在铁岭市银州区辽海街道凯旋社区大食堂,以亲民的价格、实惠的餐食和丰富的菜品吸引着居民前来就餐。食堂设有炖菜砂锅区、粗粮主食区、熏酱炸品区、小炒区、份饭区、免费自取区等多个区域,菜品多达100多种。价格也非常亲民,3元一盘的青菜,4元一碗的蒸猪血,5元一碗的炖酸菜,6元一个的红烧狮子头等。
在沈阳市皇姑区北塔街道武功山社区,社区食堂的菜品丰富、价格实惠和周到服务,成为老年居民的"幸福驿站"。午餐时分,位于武功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社区食堂,煎炒烹炸,锅铲翻飞,厨房里香气四溢。老人可以自行选择不同套餐,午餐设置了8元至12元的优惠价格,9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开餐不久,食堂就餐已满员,老年就餐者占到2/3以上,就餐区内还有几个"红马甲"志愿者忙碌着为老人添饭、收拾餐桌等。为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居民就餐,社区食堂还提供3公里免费送餐,由志愿者负责上门送餐。
"小饭碗"承载"大民生"。辽宁省将老年助餐服务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面推开老年助餐服务,全省发展社区食堂、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等服务机构近600家,不断织密服务网络,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暖胃更暖心。
由老龄向全龄覆盖
随着社区食堂建设的推开,不仅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的吃饭难题,而且以价格低廉、菜品多样、覆盖面广的特点,吸引了不少年轻市民前来就餐。
"以前总认为社区食堂是专门为老年人开办的,一年前我到家附近新开的一家社区食堂后才发现,年轻人一样可以就餐,价格也比较实惠,食品安全更靠谱。"沈阳市皇姑区明廉街道居民吕爽在家楼下的社区食堂就餐后,就被塔湾社区食堂"圈粉"。她在餐饮网络推荐平台上给出了五星好评:"社区食堂就餐感觉太超预期了,今后下楼就能蹭到物美价廉的饭菜,孩子放学回家晚了,正好去社区食堂,吃得还挺丰富。"
午饭时间,40多种热气腾腾的小锅菜整齐地摆放在餐台上,阵阵香气吸引着食客的味蕾。食堂工作人员介绍,因为食堂所在的社区年轻人居多,且靠近一所小学和两所初中,不同于其他社区食堂多为老年人消费,食堂就餐者里一大半是上班族和中小学生,其中不少是家长带孩子来吃饭。
社区食堂还拓展了多种经营渠道。沈阳市民陈巍打开手机微信群,查看每天家附近社区食堂定时推送的新出锅的熟食和面点信息。"以前家里的熟食和面食都在菜市场买,总担心食品安全问题。"陈巍说,社区食堂有时候还会配发制作视频,"明厨亮灶"的烹饪间让人吃得放心,花钱也实惠。现在社区食堂的熟食知名度打出来了,周边几个小区居民都来食堂采购。
更"卷"的是,部分社区食堂跨界融合经营,增加服务市民的新场景。在铁岭市凯旋社区大食堂,有居民在二楼健身锻炼后,再到一楼的社区大食堂解决午晚餐。"食堂二楼是文体活动中心,办理会员卡一年只需要99元,700多平方米的场地随便用,可以打乒乓球、跳舞、绘画、打扑克、下棋,就餐还能享受九折优惠。"大食堂负责人贾双双说。
一边是饭菜飘香,另一边是翰墨芳香。近日,沈阳市法库县祥乐福城市书房以"书房+食堂"模式,在社区居民间"走红"。走进三层小楼的祥乐福城市书房,内部阅读区、就餐区、娱乐区、健身区、休息区等分区设置,书房就餐区则变成了社区食堂,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
面临经营困境
社区食堂虽在市民口碑中"叫好",但是也面临着"不叫座"的运营尴尬。
铁岭市凯旋大食堂旺季时每天能卖600多单,淡季时也就300多单,以量取胜的食堂基本实现了微利运行。辽宁润德发展集团在沈阳经营着8家社区食堂,也面临着同样的经营状况:7家食堂实现微利经营,还有1家勉强达到收支持平。而2024年6月份开张的鞍山市繁荣乐佳社区食堂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上个月就亏损了将近1万元,现在靠给附近单位送盒饭,晚上推出单炒菜品来弥补亏损。"食堂负责人郝佳音说。
社区食堂在运营中也面临一些问题。"社区食堂总是那些菜品,几个月下来我都吃腻了。"市民崔阿姨是食堂常客,但食堂供餐集中为午餐、晚餐,以盒饭或份饭为主,基本每家食堂菜品类似,缺乏个性化创新,容易让食客对这些家常菜产生厌倦。
虽然主打家常菜,但社区食堂的烹饪技艺仍有不足,口味有时不地道,无法与饭店相媲美。"起初吃个新鲜,但饭菜主打软烂、低油低盐,适合老年人,年轻人吃得没嚼劲。"上班族吕爽说。
相比小饭店,社区食堂食材采购、人力等成本较高,而价格较低廉,老年就餐的优惠价,常收不回成本。"一天费用就2000元左右,吃饭的人还不多,收入远抵不过支出。"法库县祥乐福城市书房和社区食堂负责人孙丽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80岁以上老年人6元、60岁以上的8元,小菜、汤水还免费。算成本,相当于"卖一餐赔半顿"。此外,还有社区食堂经营者说,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确实方便群众,但如果没有社区志愿者协助,送一次餐都合不上成本。
此外,未适应新消费习惯也成为社区食堂的短板。外卖下单成为年轻人的首选,而鲜有社区食堂支持外卖平台点餐,甚至在外卖平台上搜索不到多数社区食堂文图推介宣传内容。
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模式
如何在坚持公益性前提下,让社区食堂饭菜"持久飘香"?
最近,辽宁润德发展集团总经理李永贵正忙着对旗下多家社区食堂进行升级,已经营社区食堂近六年的他直言:"社区食堂是公益性的餐饮服务,属微利餐饮项目。想持续运营发展,不能单靠政府补贴,要走市场化创新运营新路。"
在沈阳市皇姑区未来社区食堂不仅对老年人有折扣优惠,对儿童就餐也有"一口价"的照顾。"由于区域内新建小区年轻人居多,通过采取差异化经营,抓住年轻食客市场。"李永贵说,在就餐模式上也同步升级,除了常见的自选和自助形式外,食堂还创新推出低价的小碗菜、单点单做和代炒加工等模式,满足不同居民就餐需求。
铁岭市凯旋社区大食堂采取以量取胜,一方面提升菜品质量,吸引一些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来就餐,另一方面就是在团体订餐上打出品牌。鞍山市繁荣乐佳社区食堂推出晚间单炒菜品弥补亏损。
此外,辽宁润德发展集团还将对社区食堂品牌和服务模式进行提升,统一食堂内部装饰、标识和背景音乐风格,并向家庭生活服务延伸,提供家政、养老、适老化改造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