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仅退款”投诉超5000件,平台尚未出台具体政策
闲鱼“仅退款”投诉超5000件,平台尚未出台具体政策
近日,闲鱼平台上的“仅退款”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关于闲鱼“仅退款”的投诉量已超过5000件,众多卖家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吐槽。然而,闲鱼客服在回应这一问题时坦言,目前平台尚未制定关于“仅退款”的具体政策。
卖家遭遇“仅退款”困境
一位卖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在闲鱼上出售了一款带有第三方定制Logo的充气颈枕,但买家因对Logo不满意而申请退货退款。尽管卖家认为交易并无问题,但闲鱼客服却判定该交易涉嫌售假,并直接采取了“仅退款”的处理方式。卖家对此表示质疑,认为闲鱼的判定依据不明确,且扣留个人财物的做法缺乏合法性。
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另一位卖家发帖称,自己只是转让个人闲置的一双98元帆布鞋,在与买家明确沟通后,对方仍发起售后申请。尽管情况明显属于“白嫖”行为,但闲鱼仍判定为售假并采取了“仅退款”处理,而买家也拒绝退还鞋子。该卖家对闲鱼的判定依据和扣留个人财物的合法性同样表示质疑。
平台政策模糊引发争议
面对卖家的投诉和质疑,闲鱼客服表示,若遇到买家恶意退款而卖家不同意的情况,卖家可以尝试发货并拒绝退款处理,后续还可以申请客服介入并提供证据进行维权。然而,当被问及是否有关于“仅退款”问题的相关平台政策和规则时,客服坦言目前尚无具体政策说明。
这一回应引发了更多卖家的不满和担忧。他们认为,闲鱼在处理“仅退款”问题时缺乏明确而有力的政策,导致卖家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同时,闲鱼从2024年9月开始向全体卖家收取软件服务费的做法也进一步加剧了卖家的经营压力。
与其他平台的对比
早在2021年,拼多多率先推出仅退款的售后机制;2023年12月,淘宝跟随拼多多的脚步推出了仅退款规则;此后,多家电商平台在2024年也跟进推出这一售后规则。虽然仅退款规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在遇到商品质量问题、与描述不符等情况下的正常权益,但在这个规则下却滋生了大量恶意仅退款行为,成为一些人薅羊毛的捷径,也让不少中小商家损失惨重。
在商家怨声载道之下,2024年,多家电商平台都优化了仅退款的规则。根据报道,2024年7月,拼多多就仅退款新规征集意见,当订单已发货的消费者申请仅退款时,商家可以在36小时内进行处理驳回,拼多多不再介入。如果36小时内未处理,系统则将自动退款给用户;淘宝也在2024年7月宣布将优化仅退款策略,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今年1月,抖音电商也宣布优化仅退款售后政策,对于申请仅退款的用户,抖音电商将主动介入,关注其合理性,会从严处理,维护商家合法权益。
而就在1月9日,淘宝天猫刚刚公布了松绑仅退款售后政策5个多月后的成绩单。官方披露称,截至目前,淘宝天猫平台仅退款总量下降30%,异常退款主动拦截增加3倍,每天拦截不合理仅退款超40万件。
对闲鱼生态的影响
闲鱼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近年来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卖家。然而,随着平台规模的扩大,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仅退款”问题尤为突出,给卖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和困扰。
业内人士指出,闲鱼作为电商平台,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应重视卖家的合法权益。平台应制定明确而合理的退款政策,确保买卖双方的权益得到平衡和保障。同时,平台也应加强对卖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针对闲鱼“仅退款”问题引发的争议和投诉,我们呼吁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电商平台的责任意识提升。只有在明确法律责任的前提下,消费者的退货权利与卖家的合法利益方能得到双向保障。作为平台方,闲鱼亟需建立合理而透明的退款机制,从而确保买卖双方的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建议与展望
面对日益严峻的“仅退款”问题,闲鱼平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明确的“仅退款”政策:平台应尽快出台详细的“仅退款”规则,明确各种情况下的处理标准,避免模糊地带。
加强审核机制:对于卖家提供的证据,平台应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判断的准确性,避免简单粗暴地偏向买家。
平衡双方权益: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卖家的利益,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
优化服务费政策:考虑到卖家的经营压力,平台应重新审视服务费政策,确保收费合理,不加重卖家负担。
建立申诉机制:为卖家提供有效的申诉渠道,确保其权益受损时能够及时获得救济。
作为国内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之一,闲鱼承载着数千万用户的交易需求。平台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也影响着整个二手交易市场的秩序。我们期待闲鱼能够正视问题,积极改进,为用户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安全的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