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年人下肢无力竟是肌少症惹的祸?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2: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年人下肢无力竟是肌少症惹的祸?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会发现自己在下午时分常常感到下肢无力,这种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肌少症。肌少症,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医学术语,实际上正悄悄影响着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那么,什么是肌少症?它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01

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顾名思义就是“肌肉减少的病症”,它是一种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的下降。据统计,50岁以后,人体的肌肉量会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70岁以后,每10年更是会流失15%的肌肉量。这种肌肉的流失不仅会导致行动不便,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02

肌少症的危害不容忽视

肌少症的危害远不止于简单的肌肉减少。它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 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肌肉力量的下降会影响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使得老年人更容易跌倒,进而导致骨折。

  2. 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肌少症会导致肌肉力量和功能的下降,使得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感到困难。例如,步速缓慢、走路不稳、行走困难,甚至发展到难以站起、下床困难、步履蹒跚等。

  3. 增加死亡风险:肌少症可能引发吞咽困难,影响患者的进食。如果长期处于进食困难的状态,会影响机体运转,从而增加死亡风险。此外,肌少症还可能导致脏器衰竭等情况,进一步威胁患者的生命。

  4. 免疫功能受损:骨骼肌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肌少症导致的肌肉流失会使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研究表明,人体瘦体组织减少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伤口愈合减缓、皮肤变薄、感染及虚弱等状况。

  5. 糖脂代谢紊乱:肌少症常常伴随着脂肪组织的蓄积,即“肌肉衰减性肥胖”。这种状况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03

如何发现肌少症?

肌少症的症状并不明显,但细心观察还是能够发现一些端倪。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以下症状,就应该警惕肌少症的可能:

  • 肌肉力量下降: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动作,如提重物、上下楼梯等,现在变得困难。
  • 身体易疲劳:稍微活动一下就感到累,恢复体力需要更长时间。
  • 身体平衡感减弱:走路时容易摇晃,容易跌倒。
  • 身体形态改变:四肢变细,尤其是小腿和手臂的肌肉明显萎缩。

自我筛查方法

  1. 小腿围测量:这是最简单直观的方法。将双手食指和拇指相碰,与膝盖呈现90度,握住小腿围最粗的部分。如果小腿最粗的部分比手指之间的圈更小,则可能有肌肉量不足的问题。也可以用皮尺测量,男性的小腿围最粗部分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就是肌少症的高危人群。

  2. 握力测试:使用握力计测量握力,如果男性小于28公斤,女性小于18公斤,说明有发生肌少症的风险。

  3. SARC-F量表问卷:这是一个专门用于评估肌少症风险的问卷,最高分是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肌少症的风险就越大。如果总分达到或超过4分,那就意味着可能存在肌少症的风险。

04

如何预防和治疗肌少症?

运动干预

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

  • 抗阻运动:如举哑铃、弹力带训练等,可以有效增强肌肉力量。
  • 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 平衡训练:如太极拳、瑜伽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减少跌倒的风险。

营养支持

良好的营养是维持肌肉健康的基础。建议:

  •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每天每公斤体重至少需要1.0-1.2克蛋白质。
  •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对肌肉功能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晒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来补充。
  • 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肌少症的证据尚不充分,没有推荐的一线临床用药。一些药物如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肌生成抑制素和激活素型受体通路拮抗剂类正在研究中,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肌少症与脾胃功能虚弱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和传统运动来改善。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同时,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肌肉力量和功能。

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但只要提高警惕,尽早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减缓其发生和发展的风险。老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自己的肌肉健康,享受幸福晚年生活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