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年人姿势性低血压:成因、症状与应对方案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20: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年人姿势性低血压:成因、症状与应对方案

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老化退化,许多长者可能会面临姿势性低血压的问题。所谓姿势性低血压是指人体姿势改变时,例如从躺姿或坐姿起身时,因重力影响导致血液积聚在下肢,使得血压突然下降,进而引发头晕、眩晕等症狀。

姿勢性低血壓成因

北榮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泰位表示,多數病人的姿勢性低血壓是藥物引起,尤其是長期服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攝護腺疾病藥物的患者,這些藥物的副作用有可能會導致姿勢性低血壓。除了藥物因素,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柏青指出,老化、身體機能退化、血管擴張調節機能變差等,都是引發姿勢性低血壓的常見原因。

姿勢性低血壓的危險

姿勢性低血壓會導致血壓迅速下降,使大腦短暫供血不足,引發頭暈、暈厥或跌倒等現象。竹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彥良提醒,除了慢性病患者外,勞累、睡眠不足、身體虛弱、感冒、長時間站立等情況,都可能增加姿勢性低血壓的風險。

預防及改善方法

成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葉建寬建議,若診斷為姿勢性低血壓,應在改變姿勢時放慢動作,避免泡溫泉或洗熱水澡等活動。陳泰位也指出,雖然目前沒有特殊藥物可治療姿勢性低血壓,但可透過找出根本原因,如補充水分、改善貧血等方式,預防症狀出現。

成人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或者是舒張壓低於60毫米汞柱,就可能有低血壓。低血壓的症狀可能有疲倦、暈眩甚至昏厥、視線模糊、心悸、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手腳冰冷或者是睡眠障礙。低血壓有許多原因,常見包含心臟功能異常,比方說心臟衰竭嚴重的心臟瓣膜疾病,或者是心肌梗塞,建議民眾應提高警覺不可輕忽。

本文原文来自TVBS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