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防暑必除湿,这几个穴位解决头晕脸肿肩颈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0: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防暑必除湿,这几个穴位解决头晕脸肿肩颈痛

夏季高温不仅带来暑热,还伴随着湿气的困扰。想要健康度夏,不仅要防暑,更要除湿。本文将为您介绍8个关键穴位,通过日常按摩,帮助您轻松应对头晕、脸肿、肩颈痛等湿气带来的困扰。

夏季养生,不仅要防暑,更要除湿。中医认为,“湿气”是健康的“头号大敌”,湿邪滞留会引起身体很多问题和疾病。夏末入伏后,不仅天气炎热,湿度还特别高。人们只想待在空调环境里,不愿出汗、排毒。因此,人体内的湿气也无法排出,导致身体“湿气过盛”。

所以夏季养生,防暑是一方面,除湿也必不可少。为了更好的除湿,我们可每日按摩以下 8 个穴位。

风池穴

风池穴在头后侧,枕骨下方,拇指从发际线向上方慢慢滑动,感到明显凹陷处,左右各1个穴位。

湿热蒸腾,湿邪可能上蒙清窍,导致头昏眩晕、精神匮乏、思维迟钝、眼目昏花等症状,还会造成肩颈僵硬酸痛。

按摩风池穴可缓解头痛、头晕、眼睛疲劳,改善脸部水肿及肩颈酸痛。

按法:以双手大拇指指腹,揉按两侧穴位 2—3 分钟。

翳风穴

翳风穴位于两侧耳垂后凹陷处。

湿邪壅堵经络,导致气血瘀滞不畅,容易造成失眠、耳鸣、肥胖等症状。

按压翳风穴可放松肌肉,改善失眠、耳鸣、颈部酸痛等不适症状。

按法:以手指指腹按压,每按 5 秒停1秒,按约1分钟。

功效:经常按压翳风穴可以疏肝理气。

水分穴

水分穴位于肚脐上 1 寸,是消水肿、减重必按穴位。

有些人爱喝冷饮,导致脾胃阳虚不能运化水湿,造成小腹肥胖。常揉按水分穴有助于水分、湿气的代谢。

按法:以食指指腹按压 2—3 分钟,也可采用热敷的方式持续 15—20 分钟。

天枢穴

天枢穴通常以治疗胃肠疾病为主,如果胃肠湿邪过盛,容易出现腹胀、便溏等症状,此时按压天枢穴,可辅助改善水肿、肥胖问题等。

它位于肚脐左右旁开 2 寸、约三指宽度的位置。

按法:以大拇指指腹或掌根按揉天枢穴,力道不可过重,微感酸痛即可。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 3 寸,可以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肚脐下,小指下缘处即为关元穴。

关元穴是任脉的腧穴,按揉可以培肾固本、益气补阳,促进水液气化或排出多余水液,消除体内的湿气,被视为长寿穴位之一。

按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按压关元穴至略有酸胀感。

脾腧穴

脾俞穴是脾的气血输注于背部的腧穴,按摩、艾灸脾俞穴,可以调理脾胃,加强身体运化水湿的能力,调理它可改善腹胀、水肿、食欲不振、倦怠感等。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 12 胸椎旁左右 1.5寸处各 1 个穴位。

按法:背部穴位不方便按,上下揉搓背部大致位置或手握拳轻轻捶打。

公孙穴

公孙穴被称为脚下的“第一温阳大穴”,有健脾胃、通血脉的功效,促进脾胃发挥运化、输布水液的功能,减少湿邪形成。

它位于足部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的凹陷中,左右各 1 个穴位。适当调理可起到缓解腹胀、胃痛、胃酸过多、肠鸣、胸闷、心痛等症状的作用。

按法:大拇指用力按压至足弓出现酸麻感或用另一只脚的脚后跟重压。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脚踝内侧,可以将手四指并拢置于内踝尖上,小指上缘偏后处即为三阴交穴。

按摩三阴交穴能激活三个脏腑、三条经络的功能,具有活血、利湿、有效改善下肢水肿等功效。

按法:拇指按压持续约 5 秒,按 20 下后换另一侧。

本文部分引用自《常按这8穴,除湿一身轻》。原文刊登于《祝您健康》杂志2024年7月,原作者为江苏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医院康复师武馨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