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游戏诈骗:三种常见手法及防范指南
解密游戏诈骗:三种常见手法及防范指南
在游戏中遇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时,一定要保持警惕。本文通过三个真实案例,揭示了游戏账号诈骗的常见手法,并提供了详细的防范建议。
案例一:免费赠送皮肤
某小学学生小A(12岁)在网上认识了一个陌生人,对方声称可以免费领取某手游皮肤。由于小A是未成年人,对方要求他用家长的手机进行操作。小A兴奋地用爸爸的手机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结果弹出一个界面,显示微信账号被锁定,需要在30分钟内解除异常,否则将永久锁定微信和银行卡,还要面临拘留。小A非常害怕,对方又说可以由专人教他解除异常情况。在骗子的诱导下,小A下载了某“远程控制”App,并通过“语音指导”进行转账,最终被骗3万余元。
安全小贴士:在玩游戏时遇到陌生人说免费赠送游戏皮肤,让你用家长手机操作等情况时要格外警惕,不要私下添加对方微信、QQ,更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遇到声称“账号、银行卡异常被冻结”等,不要害怕,立刻停止并向家长、老师或报警求助。
案例二:出售游戏账户还得倒贴钱
某高中生小B(17岁)在网上出售某游戏账号,诈骗分子冒充买家与其取得联系,称要购买其账号,但要通过某专业的游戏交易网站(其实就是骗子搭建的钓鱼网站)。小B信以为真,点击进入并联系网站内所谓的“客服”,最后以交易需要支付保证金、手续费等理由被骗近一万元。
安全小贴士:买卖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等一定要在官方平台进行,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以交保证金、提现失败、账号冻结等理由要求继续充值的都是诈骗!
案例三:低价充值游戏币?别信!
某高校学生小C(20岁)平日喜欢玩某游戏,也会在游戏内花钱。某日,在网上认识一位陌生人,自称可以低价充值。小C先通过微信转账了两次,每次20元,游戏内的确收到了相应的游戏币。他又通过支付宝转账了500元,但这次游戏内却没有了动静,而对方也再也没有回复过消息。
安全小贴士:不要相信“低价充值游戏币”等噱头,游戏充值务必通过官方平台进行,拒绝一切私下转账和交易,以防被骗。
游戏账号电信诈骗模式分析
诈骗分子针对虚拟游戏中拥有最高等级、最高战绩游戏装备的“高价值账号”的话术与诈骗方式。
诈骗模式
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
第一步,游戏内寻找目标,添加联系方式。骗子在游戏的聊天中根据玩家的账号情况寻找有出售游戏账号或者装备需求的受害者,通过游戏内聊天的方式添加受害者微信、qq或咸鱼等网络聊天或购物软件好友。
第二步,指导事主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注册。骗子通过发送小程序二维码或者下载APP等方式,引导受害者在指定的虚假交易平台注册并进行交易。
第三步,以多种诈骗理由,要求事主充值转账。通过假的资金入账截图让受害者误以为交易成功,然后以账号提现失败、交纳保证金、账号被冻结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反复转账。
第四步,达成目的后立即拉黑屏蔽。当骗子达成目的后,会要求受害者在转账后删除聊天记录、转账短信等,等受害者醒悟过来发现被骗时,早被骗子拉黑屏蔽。
升级代练代充游戏账号
第一步,骗子会在游戏公共频道或游戏社区内发布大量虚假广告,声称可以低价代练代充游戏账号,诱使那些急于求成的玩家通过广告内容与骗子。
第二步,受害者通过广告联系上骗子后,要求玩家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密码交给骗子,并要求玩家先支付一部分费用。
第三步,骗子登录受害者账号后,骗子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更改受害者密码(如骗取验证码),玩家往往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支付费用,如注册费、账号被封禁的解冻费、押金等。玩家一旦付费就会被拉黑。
易受骗群体
受害者多为游戏玩家,18-35岁青年群体较多,缺乏游戏账号或装备交易经验,不清楚正规交易平台。结合学校情况,我校学生在打游戏时会有以下被骗情景:首先,学生在游玩网络游戏时,经常通过网络空间与陌生人组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steam平台游戏等手机或电脑游戏)。游戏过程是一个快节奏,快反馈的放松方式,学生在游玩过程中会对加好友这种行为放松警惕,陷入诈骗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