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撬动员工幸福感,安徽某企业互助基金运行十一年
20元撬动员工幸福感,安徽某企业互助基金运行十一年
安徽某企业通过设立互助互济基金,每月仅需职工缴纳20元,企业承担大部分资金,涵盖职工及其亲属的生老病死、结婚上学等多个方面。这种模式自2009年实施以来,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幸福感,也让企业获得了持续的发展动力。
什么是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或事物带给他人积极情绪体验的能力。它源于经济学中的“顾客感知价值”,最初用来衡量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获得的情绪收益与成本之差。
在企业管理中,情绪价值同样重要。它不仅关乎员工的心理健康,还深刻影响着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一个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企业,往往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安徽某企业的创新实践
安徽某企业自2009年起实施的互助互济基金管理办法,堪称企业关怀员工情绪价值的典范。该基金涵盖职工及其部分亲属生老病死、结婚上学、慰问退休等方方面面,每月职工仅需缴纳20元,其余大部分资金由公司支付。在界定关爱对象、范围、金额标准、组织实施等方面都有明确的细则。
这种做法体现了企业对员工情绪价值的重视。正如该公司工会主席所说:“随多少‘份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职工因公司而骄傲,公司也提升了职工的凝聚力、幸福感’。”
员工的真实反馈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员工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和支持。一些职工表示,婚礼上工会主席代表公司送来慰问金,让他们既有“里子”更有“面子”。另一些职工则表示,当家人遇到困难时,是公司的互助基金提供了及时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正如一位员工所说:“这种感觉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但确实让我们的工作更有动力,对公司也更有归属感。”
对比与启示
与其他企业的创新案例相比,安徽某企业的做法有其独特之处。有的企业聚焦职工之间的“红包压力”问题,禁止同事之间因红白喜事“添香随礼”,而是由企业作为代表发放贺金或慰问金;有的企业给技能型职工更多美誉,如“小能手”等称呼或者善意、亲昵的绰号,以激发其自豪感并引导更多职工积极进取,向先进看齐;有的企业探索坐班与远程办公结合等混合办公模式,让职工更好兼顾生活和工作。
但安徽某企业的互助互济基金,因其全面性和持续性,更能在长期内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凝聚力。这种做法值得更多企业借鉴和学习。
结语
在当今社会,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雇佣关系。企业不仅要关注员工的物质需求,更要重视其精神需求。安徽某企业的互助互济基金,正是通过提供情绪价值,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值得更多企业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