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民调解制度助力邻里纠纷化解,两个案例见证修复实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8: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民调解制度助力邻里纠纷化解,两个案例见证修复实效

01

邻里纠纷频发,人民调解来破题

在日常生活中,邻里纠纷时有发生,除了常见的噪音扰民,还可能涉及高空抛物、养宠物、侵占公共空间、房屋漏水、气味污染等问题。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矛盾,影响邻里关系。

02

什么是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是一种在中国特色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纠纷解决方式。它是指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规劝疏导等方式,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达成协议,消除纷争。

03

人民调解委员会如何运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运作机制如下:

  1. 申请与受理:当事人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2. 调解过程:调解委员会将指定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员会听取各方陈述,调查了解情况,依据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引导其互谅互让。

  3. 达成协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

  4. 司法确认: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04

人民调解的优势

  1. 免费服务:人民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

  2. 高效便捷:调解程序灵活简便,一般在十五日内完成,远快于诉讼程序。

  3. 保密性强:调解过程不公开,保护了当事人的隐私。

  4. 修复关系:通过调解达成的协议,更有利于修复和维护邻里关系。

05

案例分析

电线杆引发的邻里纠纷

廖某祥与周某清是邻居。1995年廖某祥以个人名义申请一条电线线路并架设了一根8米的电线杆。该电线杆位于周某清于1999年购买的房屋的偏屋中间。今年,为确保用电安全,经廖某与电管站商议,电管站工作人员将安装在该电线杆的电表箱转移,因此该电线杆被废弃。2024年11月底,周某清为改善家中居住环境,打算重建偏屋,在未与廖某祥商议情况下,毁坏了该电线杆,并与廖某祥产生争执。

12月9日,廖某祥到灌溪司法所申请人民调解,要求周某清赔偿其电线杆的损失并赔礼道歉。根据廖某祥的申请,灌溪司法所调解员联合灌溪法庭、镇平安办、村委会开展调解。通过双方讲述纠纷发生经过,知情人介绍电线杆和周某偏屋搭建的过程。最终在调解现场,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周某清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当场给廖某祥道歉。廖某祥也大度表示,不再要求周某清赔偿电线杆的损失。廖某夫妻与周某父子在调解现场握手言和。至此,该纠纷得到圆满的解决。

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矛盾

小李和小王是上下楼邻居,因小王家漏水导致小李家墙面、灯具等受损,双方就赔偿问题产生纠纷。小李起诉要求小王赔偿8万元。

调解员介入后,首先赴现场实地勘察,核实物品损失情况。随后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沟通,了解真实想法与诉求。调解员从情、法、理三个维度进行释法说理,强调邻里和睦的重要性。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小李将赔偿金额降至3000元,并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06

结语

人民调解作为化解邻里纠纷的有效途径,以其免费、高效、灵活的特点,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它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修复了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当遇到邻里纠纷时,不妨先考虑人民调解这一方式,或许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